可以触摸的原型叙事及其纪实主义
栏目:观察
作者:陈立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可以触摸的原型叙事及其纪实主义

——谈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剧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第一单元短剧《逆行》以近乎透明的原型人物及其英雄事迹,以纪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让我们再一次触摸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后全国上下一起共振的心跳脉搏,再一次看到那些可歌可泣的逆行者以及他们的身姿。

  观看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人们大抵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寻找剧中人物的现实原型,并且将两者进行对照,并乐此不疲地去比较两者的相似或相异的地方,由此而来的阅读快感非寻常电视剧所能比拟。

  女主人公肖宁的原型,应该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宋彩萍,除了没有上过小汤山之外,剧中肖宁的经历,宋彩萍几乎都有过。剧中肖宁未来得及吃一口年夜饭就奔赴第一线的情节,也来自原型宋彩萍的真实经历。 《逆行》中走路一瘸一拐的华院长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在剧中的化身。

  这些原型人物,都是新闻人物,在各大媒体上都有报道,很多人已家喻户晓。如今,观众边看电视剧边寻觅抗疫英雄的现实足迹,获得了双重感动。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肖宁扮演者陈数。有过很多角色表演经历的陈数,在这个单元剧绝大多数的场景里,只能是带着口罩去演绎她的人物。然而,小小的口罩,又岂能遮住陈数的实力演技呢?在剧中,陈数的表演行云流水、表情细腻,更是用她的眼神演绎肖宁的临危不惧、专业领域的自信还有在特定情景下的从容与知性。剧中,陈数扮演的肖宁,虽被口罩遮掩了面容,却有一双会说话、还能抚慰人的眼睛。她用眼神照亮了整个医疗队,温暖了病人以及屏幕前的观众。

  将现实中的原型人物设计为戏剧化的人物关系,从而使故事情节产生相应的因果互动及矛盾冲突。来自汶川的军医于丽娜,在现实中亦有其原型,但将其抢救的病人设计为曾经的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的志愿者,显然是出于戏剧化技巧的考虑。至于李文丽、林大军一家的人物关系设计,更是基于戏剧化叙事的需要。

  通过虚拟与现实的戏剧化加工, 《逆行》给观众塑造了一群各个行业的逆行者形象,大疫当前,这些人毫不退缩,迎着凶险不断前行,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最前线。

  《逆行》是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的开篇之作,需要在叙事风格、气势上做足文章,方能引领后续的单元短剧。疫情突发,十万火急,疫情就是命令。任何慢条斯理的情节叙事与故事推进都是一种叙事怠慢。该剧没有重彩描绘,却娴熟地运用叙事速写将《逆行》营造出类似于电影化的叙事效果。

  白描式的人物刻画、不蔓不枝的叙事省略、惜语如金的台词设计……这些速写技巧,使得《逆行》极大程度地加快了节奏,营造了大军压境、雷厉风行的电影化基调与氛围。

  一部电视剧中短短两集的篇幅,让我们看到疫情来临之后的人性迸发及其涌现的人间真情。

  作为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的第一单元短剧《逆行》 ,很大篇幅着墨于家国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及其情感,剧中表现了几对夫妻之间的故事及其情感,以真情带动叙事进程,在水到渠成时,制造情感爆点,从而激发受众的共情。

  剧中还大量运用新闻报道资料与虚构情节相互嫁接的手法。第一集临近结束时,运用了新闻报道的声音资料进行男女声切换,用作叙事背景。通过新闻报道中有关军队医疗队宣誓、授旗、出发、飞行途中等镜头,进行情节嫁接,使用新闻资料代替虚构情节,起到了叙事推进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资料,将其有机地融入纪实剧的叙事流程之中,强化了纪实剧的真实性及其现实底色。

  《逆行》作为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第一单元剧,以其先声夺人的气势、叙事原型再构建的穿透力、家庭伦理的情感爆点以及戏剧化的情节推进,让我们重新看到全国人民援鄂抗疫时义无反顾的豪迈情景,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的逆行者形象,看到他们不畏风险、凛冽无惧的战斗意志以及对待病人如同亲人一般的柔情大爱。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