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简约系统的艺术史工具书
——评《中华艺术史年表》
栏目:品味
作者:戴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曾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的汪家明最近在《文汇报》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三次与张光宇同行” 。文章开头写道:“做出版,最郁闷的事情之一,就是做了好书卖不出去,这样的事情碰到过几次,其中之一是张光宇的书。 ”</p>
<p>  张光宇是一位曾经被遗忘的艺术大家。汪家明1998年与他相遇,至今23年,其中三次与他“同行” 。第一次, 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光宇著的《西游漫记》和《现代设计》 ,各印5000本;第二次, 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张光宇集》 ,因价格不菲,加上受众面小,只印了600套。汪家明退下来后,心犹不甘,想张光宇的作品本来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既然是大众文化,就不一定求全,第三次,精选了《民间情歌》 《西游漫记》和《水泊梁山英雄谱》等张光宇的代表作品,外加一本名家回忆张光宇的小册子——三加一,装在一个书盒里,命名为《张光宇小集》 ,非常可爱,出版后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叫好不叫座”现象在出版界是普遍存在的。能做到像《张光宇小集》那样,叫好又叫座,那是最好;但是,有些“叫好不叫座”的书,因其有独特的史学或学术价值,有条件也应当出,这是文化、出版事业之所需。</p>
<p>  最近,我读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中华艺术史年表》(以下简称《年表》 ) ,共434页,约29万字。开本不大,但容量极大,汇聚了中国上自远古、下迄清朝末年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家,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篆刻、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十大门类。这是做了一件吃力又讨好的实事。</p>
<p>  《年表》是一本很准确、很简约的艺术史学工具书。以纪年为纵向脉络,横向汇总了某一年代的各门类艺术成果、重要艺术事件和艺术家,资料翔实全面,作品条目内容精准,条分缕析地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生长轨迹及辉煌成就。全书系统性强,便于检索,既可作为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入门图书。读者可以通过年表把握某种艺术形式、某类艺术品的主要脉络,提纲挈领地获得概览;更能在纪年的框架下,对某个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有整体把握。一书在手,十分方便,随时可以向它请教。比如,读者想查一下汉代著名舞蹈家赵飞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检索书后附的“帝王后妃索引”就可以查到书中对她的简介: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公元前1年,汉哀帝时被废为庶人,自杀而死。要了解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查一下“人名索引” ,书中224页至323页的100页中有25个页面里多处提到他的经历和著名画作,可谓“大全”了。更可贵的是,“公元1643年”名录下还记录了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鹏以铁片、铁线为材料创作的铁画,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人,也登上了《年表》之大堂。书中类似的不同行当的艺匠有多位,可见编著者对民间艺术的重视。</p>
<p>  在“人名索引”中,有伏尔泰、巴赞、利玛窦、郎世宁、普契尼等20多位外国人,他们都是对中外艺术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如法国学者伏尔泰早在1754年就把中国元曲《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了。书中还特别记载了朝廷和地方官禁戏之事,如“宋光宗绍熙五年,有赵闳夫榜禁,禁演南戏《赵贞女蔡二郎》 ;元至正十八年,敕令禁宫外演《十六天魔舞》 ;康熙十年,禁唱秧歌及在城内开设戏馆;雍正十三年,禁当街搭台悬灯演唱夜戏;道光十六年,重申盛京(今辽宁沈阳)禁演戏。……”这也是编者的独到眼光。</p>
<p>  编著者为李晓和古川父女二人。李晓是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艺术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常务副所长;古川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室副主任、剧本统筹。李晓是一位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著有《中国艺术史》 (与曾遂今合著) 、 《上海话剧志》(主编及撰稿) 、 《中国昆曲》 《京昆简史》 《昆曲文学概论》等多部著作。《中国艺术史》 2001年著成,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在著书的同时,他摘录积累了许多关于艺术史的材料,继而编《中华艺术史年表》 ,这本是“顺理成书”的事。在古川的协助下,他对自己原先编制的年表,扩大了收编范围,小心查证,以他对艺术史的思考精心比较选择材料,花了多年心血,完成这本《年表》可谓是水到渠成。</p>
<p>  材料的准确性是编纂年表的基础。编著这本年表的参考文献有近百种。除不可或缺的《二十五史》《中国戏曲通史》 《中国绘画史》 《说剧》等正史外,编著者还参考了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著的《中国近代戏曲史》 、唐人张怀瓘撰的《书断》 、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 、沙孟海编的《中国书法史图录》等著作和出土文物报告,可见《年表》的材料丰厚、基础扎实。此外,编著者在文后另附相关的“人名索引” “帝王后妃索引” ,也是独具匠心。</p>
<p>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说,有志于史学的人多,希望多编著史学上的工具书籍,如年表、人名辞典等类著作。编写表谱类工具书是一项繁重而枯燥的任务,文字要求准确精炼,内容宏富。现在,李晓父女加盟工具书的作者队伍,潜心静气地为盛世修“中国艺术史”的工程作出了贡献,我衷心向他们致敬!</p>
<p><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font></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