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人生,永恒的丰碑
——评胡美凤新作《流风》
栏目:视线
作者:许瑞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读了胡美凤的《流风: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家国情怀》 ,一直在思考,这本书对于我们从事音乐的人,价值在哪里?我以一个民乐学习者、二胡演奏者的身份,从音乐学术研究和教育的方面,谈一点自己读书学习的体会。

  勾勒艺术家的精神和作品品格

  对于学习二胡的人,刘天华、刘北茂是无法绕开的两座高山。刘氏开创现代学院派二胡,其传人遍及全国各个专业院校和演出团体,以音乐演奏、创作和教育实践,熔铸了现代二胡艺术的品格。刘氏兄弟的艺术成就是如何实现的,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近代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变迁有何密切关系? 《流风》从传记的角度,将艺术家的精神和作品品格勾勒出来,这对我们学习研究、理解、演奏刘氏音乐作品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阅读《流风》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刘氏音乐作品的深刻社会历史内涵和技法形式。 《流风》的创作是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对史料充分占有基础上,展开了合乎时代、合乎人物性格逻辑的艺术想象与创作。该书把刘氏家族的兴衰、刘氏三杰的奋斗和中华民族近代苦难、觉醒、振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有机融合,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丰富、鲜活、立体、深刻的精神体验。在这个基础上,面对刘氏三杰的名字和作品,音符不再是抽象不可解的,音乐作品表达的内容、技法、风格和社会历史内涵对应联系起来。如《流风》把刘家如何从小康之家陷入贫困,父亲刘宝珊如何去世,从父亲到世人普遍对爱好二胡、爱好音乐的不理解,而支持自己的大哥刘半农远在上海打拼,到时局混乱黑暗,看不到希望等等,将刘天华创作《病中吟》时内外交困的情况全面呈现出来。我们作为演奏者、欣赏者,对于《病中吟》第一部分旋律发展为什么是曲折盘旋的,第二部分为什么是铿锵有力的,心中自然就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就能更准确地理解表达这种时而苦闷彷徨、郁郁不得志,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意志。

  《流风》让读者了解刘氏三杰各阶段的人生和心路历程,对刘氏音乐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文人音乐的格调特色,音乐素材、创作技法上对中国传统音乐、西方专业音乐的精深研究借鉴,内容上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全面深刻的把握,无论对于学习者、演奏者还是普通听众都有阅读价值。

  求知治学中的人民性与“弘毅”精神

  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刘氏三杰作出了表率,那就是博取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西兼修,推陈出新。

  首先,刘氏三杰的治学方向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 《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风”指民间文学和音乐,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性的一面。刘半农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主张“平民文学” ,为推动白话文、现代诗歌作出重要贡献。刘半农尤其重视对民间诗歌的采集学习。《流风》中有大量他带领弟弟一起采集民间诗歌的描写,这应该说也是启发刘天华投身国乐改进事业、提倡“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的“平民音乐”的重要原因。刘天华本可以做琵琶、小提琴教授,甚至铜管乐教师、演奏家,但是他偏偏选取最具人民性的二胡开启国乐改革事业。刘天华致力于国乐和西乐并驾齐驱,把民间的音调和士人文化、“五四”精神相结合,达到了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精神气质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刘天华是新文人音乐的代表。刘北茂继承了刘天华的道路,在他的创作中有更多地域性特色、民间风格。

  其二,刘氏治学之道——知行统一,“弘毅”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 ,这是中国士人的优良传统。 《流风》中有个细节,描写刘半农教育弟弟刘天华,他引述《中庸》 “学、问、思、辨、行”的论述,指出这是我们人生有所建树之道。就是说,我们既然认清了方向,就要以知行统一、坚韧不拔的“弘毅”精神去践行。

  《流风》以感人的语言,描写了刘半农以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的身份虚心出国留学,苦学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的骄人成绩;刘天华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倾其所有学习小提琴、钢琴、作曲;刘北茂中年毅然弃文从艺,为中国当代二胡艺术贡献卓著。1932年刘天华在天桥采集民间音乐,不幸感染“猩红热”牺牲了生命; 1934年刘半农在西北采集民歌,身染重疾,牺牲了生命;而刘北茂是放弃了在北京的优越条件,支援地方建设14年,直到双腿瘫痪。刘氏兄弟这些感人事迹,体现了传统士人的“弘毅”精神。

  这种士人的“弘毅”精神不是虚构,是实实在在的家风传承。刘氏三杰的后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育熙44岁留学法国,学成小提琴报效国家,年逾八旬仍旧以大量高质量的演出在中国大地普及高雅音乐,在国外弘扬中国音乐精神。

  弘扬家风、民风与国风,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流风》对刘氏三杰的刻画描写处处体现着鲜明的爱国主义底色。关于刘半农对刘天华、刘北茂的教育影响,书中有个细节描写,刘半农对刘天华讲:“我们如何报效国家?除了直接冲锋陷阵,我们做好自己的学问,做好自己的本职,培养好学生,也是报效国家。 ”

  《流风》对刘氏三杰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亲朋、对同事的诚信友善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书中对刘家几代人在那个乱世生存做艰苦斗争,并在自己贫困的状况下还尽力接济穷苦人的善行多着笔墨,这是对刘氏积善家风的彰显。

  《流风》以一本书写三位文化巨匠,行文朴实、生动流畅,线索简洁清晰,写作手法可谓大巧若拙,做到了既有故事性,还有纪实性、学术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诚如刘育熙所说:“刘氏三杰的故事不用编造,不用拔高,实事求是记录下来就是传奇。 ”《流风》的创作是对刘家家风、江阴民风和我们国家国风的有力弘扬,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段人生交响,余韵永存,乃学人楷模、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