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国家孩子》: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国家孩子》剧照

  10月11日,由中国视协主办的电视剧《国家孩子》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据了解, 《国家孩子》自9月初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以来,在央视平台创造了单日收视率破2 %的佳绩,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年龄层观众喜爱的电视剧。该剧导演巴特尔,编剧柳桦,出品人、制片人、联合主演之一刘小锋等主创人员及众多学界业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国家孩子》体现了文艺创作扎根现实的要求,切中了大众对于质朴感情的审美需求。

  《国家孩子》聚焦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一场自然灾害席卷大半个中国,江南地区出现大批弃婴,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们把他们送到上海的保育院,整个上海都面临巨大的救助压力。时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康克清把这个情况如实告知了周恩来总理,希望国家给予帮助。周总理和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达成共识,把江南的部分孤儿送到内蒙古交给牧民抚养,内蒙古自治区做了周密安排,调集了丰富的物资,牧民们向孩子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而这些来到内蒙古的孩子就被称作“国家孩子” 。

  电视剧《国家孩子》的故事,就从4个由同一趟火车运到草原的上海孤儿开始,讲述他们从1960年8、9岁到达内蒙古,一直到他们扎根于此、子孙满堂的故事。在剧中,他们半生的命运跟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也是一首家国命运的史诗。

  《国家孩子》通过还原真实历史事件,聚焦草原上的质朴情怀,彰显各民族团结和社会正能量。巴特尔表示,之前很多导演也对“草原额吉”的故事进行过阐述和表达,这样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对于这个朴实的故事,他尽可能地用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去真实表达草原的美、草原人民心灵的美。柳桦在内蒙古和这些“国家孩子”朝夕相处了两年,扎根草原和他们同吃同住,最终走入了他们的内心,也将自己对人生和情感的体会写进了剧本中。

  研讨会现场,诸位学者专家相继发言,分别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孩子》的深刻意义进行剖析,并对当下的影视创作提出建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表示,首先《国家孩子》不同于以往对“草原额吉”的表达,在很多细节上充分表达了草原人民背后的情感,完成了对这个事件的伟大叙述;其次,从4个孩子的人生角度给予新颖的视觉表达,同时对父辈的描述也十分细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 《国家孩子》在电视剧创作上展示了新的方向,展现了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如何表达新的思考、如何表达社会苦难、如何表达国家关怀和人性深度,以及在剧中如何表达深层的文化思考包括故乡、亲情的讨论等,在文化提升的角度上将现实主义题材进行了重新阐述。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 《国家孩子》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用个人命运讲述人物故事,用国家命运去推动人物叙事,虽是传统手法却拍得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将艰苦年代的温暖故事、辽阔草原的真情颂歌进行了表达和诠释,以自然为美,向深处开掘,值得品味、深思和总结。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表示, 《国家孩子》是一幅草原美景的历史画卷,很多不同历史时期进程以工笔或写意的方式呈现,让大家感同身受,也有自己的匠心雕刻,抓住了艺术意蕴的根和魂。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看后觉得,感受到了草原般辽阔、星空般深邃的情怀和国家大爱,眼前有草原、心中有国家。 《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李跃森认为, 《国家孩子》写出了人怎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怎么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融合。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也表示,剧中小演员的演技与让人动容的情节,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他们的内心,让无数观众流下眼泪。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戴清也从细节、影视镜头和人性情感、亲情共鸣上给予好评。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部献礼剧, 《国家孩子》深度还原“国家孩子”这段历史,是对我国民族团结、感情融合的一曲赞歌。刘小锋希望《国家孩子》成为一部大家喜欢的好剧,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