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寻找中华民族的初心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京剧《大舜》剧照 图片由济南京剧院提供

  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有如是言:“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抒发了先民对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南风”赞美与祈盼的双重感情。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京剧院出品的京剧《大舜》的场刊上,便印有由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的《南风歌》诗句,幽婉地表达主创对该剧的审美与价值追求。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后,该剧今年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日前在京召开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一改”专家研讨会上,专家再次为之问诊把脉,全方位审视得失,寻找提升空间。

  公元前2208年,舜帝南巡、卧病苍梧,就身前身后之事,陷入沉思,恍惚中他回到故乡,回想一生……桩桩件件,代代传承,秉持的不过一念:天下为公。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编审李春喜担任文学指导,国家一级编剧罗周担纲编剧的京剧《大舜》以“禅让”为暗线,以大舜一生阶段性经历为明线讲述了大舜的一生。

  “今天面对着这个题材,它更多的还是一个学术的、艺术的,一个国家级的课题。因为我们的京剧,包括中国戏曲乃至中国舞台艺术,在表现上古神话方面,还没有积累出一个完备的戏,相对而言可能民族歌舞剧,在表现上古神话方面有一个相对和谐的戏,京剧几乎没有,最多表现过封神演绎中的一些故事,但我们是用武戏的一些方式表现,像这样有历史感、有文化气息的大文戏,我的记忆中还史无前例。所以一个市级剧团担负这么大的事情,我由衷地敬佩,也感到其分量之重。 ”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说。

  罗怀臻充分肯定了该剧的剧本创作,他认为罗周的创作具有大历史观和史诗感,通过一个上古神话剧,去触摸和寻找中华民族的人格源头,主题丰富、丰厚。“我们的仁爱意识、民族意识、家国意识是在很古远的、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就已经埋藏着了,因此这一创作某种意义上是在寻找中华民族的初心,所以这个课题做得非常好。它以一种很学术的姿态,其中的考证是很重要的学术收获,至少有种治学精神和态度,并且能够通过剧本揭示出那个时代的某种神韵气质,非常难得。 ”

  在《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看来,对一般观众来说,看戏有几种不同的期待,一种是满足戏剧内容真实性的对位,一种是填补我们的想象。“这个剧与我们日常生活以及习见的历史生活都不一样,我们找不到对位,有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是给予我们的一种享受,它提供的是一种理想,是对戏剧可能性的另外一种向往,给我们提供很多满足感。 ”

  《人民日报》原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认为,该剧选择舜文化题材,用京剧艺术来表现,对古老的文化元素和京剧艺术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机相融,济南市京剧院做出有益探索和尝试。这个题材虽然是距今天久远的上古,某种程度上其虚构的空间很大,但是编剧创作时并未沿袭神话传说的老路,而是希望走一条比较严肃的历史剧的路子,想努力地将历史文化价值和当代的人文观念互相融合,传递出具有当代审美示范的哲理思考,为古老的题材赋能,也为京剧赋能。

  “该剧以三代帝王的禅让和接受为主线,重点刻画了舜的孝,既重家道德,又重社会道德,这实际上已经跳出了我们常规的神话传说娱乐的模式,力求以历史剧的深邃和深刻引发思考,尤其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宇宙道德观,力求深入人物的精神境界去探索,具有辩证思维和哲学意味。 ”刘玉琴表示,该剧利用舜的传奇性,以现代眼光当代视野积极拓展题材,寻找和挖掘当代价值意义,期待以不走寻常路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地传递中华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重要内涵,以及在上古时代已深入人心的忠孝仁勇的家国情怀。作品从题材开拓到舞台呈现,都力求赋予京剧新的生命,是颇有胆识的尝试。

  “古老的文化符号与现在的灯光、舞美等新的舞台设置如何找到更有机、有味道的对接,有京剧的质感,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当代的信息,这个作品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但如何把它融合得更好,更能够为观众所接受,更让人相信这就是当时的历史文化气息,主创人员要再下功夫。 ”如许多专家一样,肯定的同时,刘玉琴也表达了对该剧的进一步期待。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秦华生也表示,如何来呈现和表达这一题材,需要学术和舞台样式的攻关。以剧中服饰为例,秦华生指出该剧需进一步研究所处时代着装特点,而不能用汤尧禹舜时代之后楚王宫的时期,战国后期的服装表现上古时代。希望该剧在舞台呈现、音乐舞蹈以及服装上都能有上古味道,思维方式等也应该保存一些上古智慧的风范。

  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同样指出该剧服装设计的不足。“京剧到今天已经分化成传统戏和新编戏剧两种,从服饰到程式化的手段运用,都已经对传统的京剧做了相当大的改造和异化,这是幸事还是不幸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这部剧对于用来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服装的运用有些简单化了,整台的服装似乎看不到设计者关于人物塑造、性格刻画等用意和思想体现。在上古戏剧这个领域我们缺少经验积累,也未能为今后创作提供一种示范式的导向引领,值得深入思考,对于那个时代着装研究,也是服装设计者具有实践性的一种重要艺术探索。 ”

  “从舞美、音乐到服装等,中国没有上古戏剧系统,我们最多只到春秋战国,由梅兰芳等人创作的所谓的大古装戏,但正如明清时的服装不能解决《霸王别姬》的服装,所以我们汉唐以前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剧种大古装戏,以区别于我们明朝的服饰系统,后来我们又设计了清朝的服饰系统,但是上古的服饰系统根本就没有。剧院要制造一个上古戏剧系统,主创人员都用了心,且有收获,会为将来中国舞台艺术表现上古神话积累一种经验,因此这次实验非常有意义。 ”罗怀臻指出一个市级剧团完成这一创作的巨大难度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