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与当代艺术相互助力
——十月青年论坛第十期在京举行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实习记者 郭铂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十月》杂志社和筑中美术馆主办的“十月青年论坛第十期问题与方法:当代艺术VS当代文学”日前在北京筑中美术馆举行。论坛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担任学术主持,鲁敏、陈东捷、梁鸿等十余位作家、评论家、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参加了这场讨论。论坛开始前,大家参观了“天天向上·2019年度提名展” ,其中展出了包括《超级明星》 《身份》 《空白281号》在内的出自十位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参观过后,大家针对当代生活、艺术材料、语言、观念、表达、交流、接受、阐释等诸多问题进行了一场富有启发性的跨界讨论。

  艺术如何与生活产生关联?在当代文学家与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既有相似的思考与动机,又有迥异的表现形式和感知差异。李敬泽说:“文学与艺术在何种意义上正在分享同一个当代?我们都是身处这个当代,我们分享的是同一个当代,文学和艺术是如何能够实现这个分享和对话,这本身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在他看来,文学必须把自己放回到当代的场域上,并与其他艺术、与当代的其他知识生产进行对话。一些当代艺术中存有的重要精神,对文学而言是宝贵的,且可能是已经失去的东西。比如“行动”的意识,艺术家以具体行动来介入世界并创造艺术的方式,在文学中往往是稀缺的。

  作家鲁敏谈到对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学在表达共性上的理解:“我们所看到的当代艺术现场,往往就是一个材料,当代艺术并不是想把材质过度地寓言化,可是我们文学家最善于干的一件事,就是把生活中看到的一切赋予意义。 ”鲁敏坦言,即便以最大努力将头脑清空,还是能从当代艺术中找到共鸣,得到启发,这令她“痛并快乐着” 。作家梁鸿深有同感,当代文学与当代艺术的共鸣也常常给她带来灵感。她认为绘画是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作家也是如此,让生和死、过去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所以不得不通过意象和内心的某种表达来呈现。“我为什么特别喜欢看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画家的画,是因为它突然间能够打动你内心的某种急需要突破的东西。 ”

  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学对于观点和概念的处理方式存

  在差异,对此,作家刘汀说道,“作家和艺术家不一样,作家永远不能直接说我要写这个,不能直接表达我要写的观点是什么,一旦解释就会变成掩饰,变成这个作品很可疑的一部分。但当代艺术可以,因为表达媒介改变了表达方式。 ”在评论家行超看来,艺术家们更关心本真的东西,比如声音、光影、空间,这是他们特别关注并且会利用的。相比之下,一部分文学家的思维较为复杂、繁琐,热衷于寻找意义,可能会使得作品距离本真越来越远。作家石一枫对于不同艺术门类的言说的差异性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目前在文学这个门类里面,“怎么说”从某种意义来说应该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说什么”应该变成更重要的东西。

  当一种艺术的存在基础源于西方,而我们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又远离本土一般性的受众时,这种文学写作很可能就处在漂浮的状态。评论家傅逸尘认为,当下的文学创作也存在这个问题,“是选择被大众所欣赏、所接受,还是慢慢演化成圈子化的生产、接受、传播、闭合,这是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学创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论坛上,各位青年艺术家、策展人也纷纷分享了一些艺术创作经验和理念。青年艺术家杨宏伟谈到,解读对文学和艺术同样重要,当代艺术非常依赖于文字,非常依赖于解读。文学,其实是进入艺术的一把钥匙。如果不看文字,就没有办法真正地理解视觉艺术、观念艺术。而策展人鲍栋则认为,当代文学和当代艺术的连接点是“诗学” ,很多难理解的艺术作品通过诗学来理解就能够成立。并不一定要把一个作品还原成一个概念或者故事,还原成语言跟语言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