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在沪首发
见证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提升”
栏目:探索
作者:宫保森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以609亿收官,险过600亿大关;电视剧产业则在历经野蛮生长之后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阵痛。不少业界人士将其称为“遇冷”的寒冬期。但总体而言,中国影视产业依旧在蹒跚起伏中前行。

  在这个“新口碑时代” ,几乎人人都是批评家,人人都有机会发议论。但如何提升观众的鉴赏力、审美/审丑的判断力?如何尊重观众,真正发挥观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中国电影的“口碑”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建设,仍有极大的空间。

  《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 《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首发式暨“互联网时代中国影视创意力、想象力、影响力主旨演讲”日前在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单元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北大培文集团总裁高秀芹、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院长张伟民、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教授胡雪桦等嘉宾出席本次蓝皮书揭幕仪式。

  《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 《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是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第二届“中国影视年度蓝皮书”项目。本套蓝皮书以“影响力”“创意力”“工业美学”“可持续发展”等为关键词,对2018年“双十强”电影与电视剧进行案例化的深度剖析、学理研判和全面总结。案例分析以点带面,以典型见一般,深入分析年度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成就、问题、症候与未来趋向,力图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提供类似于“哈佛案例”式的蓝本,以此见证并助推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提升”和影视产业的“升级换代” 。

  现实主义美学的回归、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批评影响力、聚焦于互联网的创作题材、游戏升级模式的特征、“重工业电影”升级所带来的“想象力消费”等议题,都集中体现在入选《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和《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的影视作品案例中。

  “十大影响力电影”与“十大影响力电视剧”由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生先行投票评选出候选的年度电影与电视剧,再由50位影视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成员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各10部,作为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十大影响力电视剧,产生“中国影视影响力排行榜” 。 《我不是药神》 《红海行动》 《大江大河》 《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影视剧入榜。

  影响力电影和电视剧评选的标准,不同于票房、收视率的商业指标,也不同于纯艺术标准,“中国影视影响力排行榜”兼顾艺术与商业(票房) ,工业与美学,考察作品的影响力、创意力、制作的工业化程度,制片及运营的效率和实现,深入分析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标本性价值,充分考虑影视作品类别、题材、类型的多样性、代表性,产业结构或工业美学的分层化和多样性等等。

  与现有的一些年度报告重视全局分析、数据梳理与艺术分析相较, 《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与《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侧重以个案切入来分析年度影视业的十大现象,每个案例分析都结合具体文本,依托全年影视格局,辐射整个影视产业链,并进行“全案整合评估” ,总结并归纳其核心创意点、“制胜之道”(或败北之道) ,研判其可持续发展性。这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艺术生产与产业发展的实践指导意义。

  陈旭光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关键词解析:现实主义美学、新主流电影与想象力消费、新口碑时代》的主旨报告中认为, 2018年中国电影虽行业遇冷,增速放慢,但在整个互联网语境中,从电影美学、文化格局和新导演队伍等方面来看,却让人欣喜:现实主义美学崛起且风格多样,新主流电影再上台阶,“想象力消费”时代登临。当下网络影评、评分网站使得“口碑”成为票房标准,创意、内容、质量成为真正的制胜之道,“口碑”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试金石,口碑与票房渐成正比,从而进入一个“新口碑时代” 。

  范志忠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视剧的转型与探索》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的数据, 2018年中国电视剧产量继续保持平稳的生产态势。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视剧围绕互联网文化所进行的转型与探索,依然令人期待。但不可否认,中国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涌现出大量精品力作的同时,也累积了诸多问题与弊端。在这一前提下, 《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力图通过剖析年度10部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的创作特征和营销机制,进而分析中国电视剧存在的问题,洞察中国电视剧发展态势,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