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下姜脱贫致富“翻身仗”
栏目:视线
  来源:中国艺术报

再现下姜脱贫致富“翻身仗”

  ——专家研讨王慧敏长篇报告文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王慧敏对于精准扶贫事业,无论从点还是到面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他比一般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视角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在对精准扶贫事业的整体把握和具体的个案分析上,表现出更为深邃、精准的眼光。我们的文学要与时代同步伐,作家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精准扶贫的事业中去,写出他们的优秀作品,这是完全应当的,既体现了我们作家与时代同步伐的决心和努力,同时也是呼应着时代的变化,呼应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由文艺报社、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淳安县委承办的王慧敏长篇报告文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如是表示。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之路上必须要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多年来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转变,形成了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一书由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多次蹲点下姜的《人民日报》记者王慧敏(笔名劳罕)执笔,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了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

  “王慧敏在浙江待了10年,对浙江非常了解。我们印象中的浙江是沿海发达地区,但浙江却又不是我们印象中全面的发达地区,它还有着很多的不平衡。浙江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临安清凉峰镇,一个是苍南大渔镇,这两个地方把浙江完整地分割成两部分,一边是山,一边是海,面海的这面是富裕的,朝山的这面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为此,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山海协作工程’ 。而王慧敏在《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这部报告文学中所写到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是他扶贫理念不断认识、不断深化的样本。 ”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表示。

  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看来,这本书和我们之前看到的关于扶贫攻坚的作品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下大力气改变农村,把贫困和艰难改变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不同的是,王慧敏长期在浙江做新闻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写得更细、更到位,“他不像有些作家的作品,感性的东西多,走马观花的地方多,他是沉下身、扎根下去写,所以他书里写的每一个故事,前因后果讲得很精彩,写下姜村的贫困,写苦难,写姜祖海伐木头到衢州去卖,回来以后妻子已经饿倒在床上,起不来了,偷偷摸摸扛着木头去走山路,非常艰难。写姜银祥为他妈妈到山上烧木炭,他跟哥哥、母亲三个人分两个菜团子,这种饥饿的场景反映了下姜村当年的情况。还有一家三口人一年只分了100斤粮食。这些细节和真实的数据都是别的作家感受、获取不到的,可见他写作的深入性。 ”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看来,王慧敏在写作过程中长期地跟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跟踪报道,是在长期新闻报道的基础积累上,形成的一个篇幅比较大的报告文学,由新闻通讯、新闻报道最后汇聚成报告文学,这之间的文本转换,是非常特殊的写作案例。向云驹表示,这部作品题材独特,它展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领袖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最后一个冲刺阶段的书写,对后面进行的其他帮扶式的脱贫具有示范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我觉得王慧敏通过写5任省委书记的联系点——下姜村,来反映他们一以贯之地创造了一个下姜模式,这才是这本书的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认为,下姜模式在今天看来就是中国农村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怎么样树立起的一个典范的模式。从中国农村来讲,摆脱贫困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摆脱贫困的路径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有什么值得我们向全国人民甚至向全世界去昭示的,恰好就在这本书里得到了解释。

  “不仅如此,这部报告文学还写出了奋战在扶贫环境中的一批人。这个‘人’有普通人姜银祥、姜祖海、姜德明、姜排岭等,王慧敏不光写出了他们的命运,而且写出了他们的性格。还有对5任省委书记的书写,书中的5任省委书记都是有性格的,读起来他们既是我们的领导,又是普通的鲜活的人。比如书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细节,他到了村民家里,村民很急促很紧张,一不小心把热茶倒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没关系没关系,我穿得很厚的’ ,这样的话是编不出来的。一下子让我想象到当时的画面,非常生动。 ”叶梅说。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同样赞赏了王慧敏书中的细节描写,在袁新文看来,新闻叙事是平面的,主要视角是当下,文学叙事不仅是当下,还是立体的、历史的,新闻叙事主要描写事件较多,文学叙事不仅写事,还要写人,写人的情感、性格等。“新闻叙事很多是宏观的,概括性非常强,当然也有一些微观的,文学叙事不仅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同时还有情节、有细节。这部作品里很多细节给人印象都非常深。比如记者去养蚕的地方,为了拍摄镜头,一脚踩在蚕叶的空隙处,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醒记者,说你别给人家踩坏了,小伙子注意。像这样的细节都非常生动。 ”袁新文说,这部作品以新闻叙事为基础,以文学叙事为特色,以可读性为追求,对下姜村的精准脱贫模式、发展历程给予了精彩呈现,是一部非常有可读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