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时代大义
——读李明忠长篇小说《安居古城》
栏目:品味
作者:廖奔  来源:中国艺术报

  重庆西北部的浅山区里有一座千年古镇,紧临涪江。因涪江汇入嘉陵江到重庆,上下游的商货都在这里中转,历来是繁忙的商业码头。古镇有着千年不变的生活节奏,有着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有着庸庸碌碌的普通人生。然而,抗战的外力把古镇的平静打乱了,平淡的市井生活注入了新的动力,平凡的底层人生搅起了漩涡,普通小人物的命运撑起了个体的悲欢离合与历史的起承转合。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余波在遗憾中延伸、传递、淡化,渐归平静,古镇又迈过了一圈年轮,却留下一个耐人回味需要悬解的结局。小说描写了这里人们的故事和它的抗战史,唤醒了对一个时代的回忆与反思。

  这是一部表现抗日的作品,但它一反常态,采取了非宏大叙事的底层视角。民间生活是小说的主线,抗日则是叙事的背景。它从民间角度观察事件,把古镇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去讲说,从民俗出发叙写古镇的日常生活,用群像交织手法展现生活本真的血肉与肌骨。其中人物皆是邻家儿女熟悉的面孔,日常的芸芸众生是那样栩栩如生,他们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的周围。作者熟悉他们每一个人,把他们的根脚掰着指头从头数。他们温情、厚道、古道热肠也狡黠、奸诈、小心眼子,彼此相濡以沫、磕磕绊绊,互相扶持又对面伤害。小说就从他们的草根命运出发去感受战争与和平,去分辨高尚与低劣、清纯与污浊、崇高与卑微,让这些在苦难中喷发的人类共性生发出微言大义。而小镇人平凡琐碎的生活叠印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血与火的交织、家仇国恨的叠加、爱恨情仇的交迸,显得是那样的波澜壮阔。

  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带有川东小镇性格的人物:温柔敦厚的大家闺秀周如惠、古道热肠的地方绅士许崇高、阴险狡诈的市面混子周至尹、酒鬼热心的镇医夏吹吹、粗莽耿直的浪荡子胡九、文弱懵懂的书生王梦楼、尖酸刻薄的后生仔夏旭金、风骚世故的闺蜜贺德媛、本性正直的从良女杨丽纯……他们被外来的军校教官、英武刚正一心赴国难的吕旃蒙搅起了风波、引发了故事、激励起了行动。小说主线虽然是围绕周如惠与吕旃蒙的生死爱情相守,但各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与闭合空间,它们构成小说的多重复线,与主线共同交织为一个多声部的交响乐,从而把更加广阔的视野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着力用功也是写得最好的地方,是前半部分对抗战时期小镇生活与人物活动的铺排,它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场感都得力于此。后半部分的时间跨度较大,是对前面的因果回应,增加了故事的历史纵深与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但整体布局或略有前密后疏感。作者对古镇民俗生活了若指掌,龙灯会、舞火龙彩凤、祈雨、送匾、选圣女、取圣水等活动融入人物行动描写,为读者呈现出动人的川东民俗风情画,似不经意间的娓娓叙谈,又蕴积了多少生活积累,这提升了作品的广度与厚度。

  我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出色之处,还是叙事语言的鲜活生动和对巴渝市井口气的娴熟模拟,让读者领略到温度的火锅鼎沸与口感的浓盐赤酱。我们看他的场景描写:“一声唢呐,欢快流畅,吹得人心快要蹦出胸膛。夏吹吹鼓着腮帮子,气韵酣畅。几面铜锣敲得地动山摇,一片杏黄色的云彩飘了过来,无数旗幡穿过烟云,猎猎舞动。城隍端坐在八抬大轿之上,直着腰,神情凛然,二十四匹高头大马排列左右,骑马人穿着玄色衣袍,手握朴刀,腰佩宝剑,威风八面。在袅袅云烟之中,一朵朵大红花绽放开来……”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动感强烈,让你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又如人物口语:“那些菩萨,篾块扎的,泥巴塑的,耗子扒窝,偷油婆钻洞,乌梢蛇梭进梭出,自身都难保,哪里能够享受抗日成果? ”方言噱语,生动逼真,书中对话皆如此类。我还从中看到一句性格与身份描写的传神之笔。耿直的大老粗干部第一次约见遗孀周如惠,张嘴说的是:“我的意思,邻居都和你说了,我喜欢你,要娶你,就这样定了。你有啥子意见,就说出来,我好批评你。 ”好一个“我好批评你” !惟妙惟肖,刻画入骨,性格豪爽、背景强势、时代纵容、风潮驱使的因素齐聚其中。

  今天的安居古城已经走上全新路途,然而,它往昔的故事仍然深深潜伏在民众心底,需要作家去唤醒。李明忠因而为自己找到了责任:做古城文化的守护者与重建者,用手中的笔涂绘一座古老而又崭新的文学之城。他的小说是那样的古朴浓郁、原汁原味,喷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洋溢着传统家园的美好与温馨,带给古城以新的精气神,也带给我们别样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