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改善网络空间文艺传播的议题设置
栏目:前沿
作者:杨凤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明明是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却经常被作为官场斗争、权谋游戏的素材来挖掘话题;明明是公认的艺术经典,却偏偏在被解构、调侃、恶搞时才会引起更多关注;明明具有多样、鲜活、优质、强大的原创内容生产潜力,却偏偏被大量无营养、同质化、低级庸俗的话题困扰、围攻、淹没。在网络空间,文艺传播的议题设置,是内容生态的重要传感器、调节阀乃至风向标。文艺内容所引发的议题,往往能够带动网络文艺的舆情风向,然后反过来影响内容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带来内容的二次、多次衍生。经过近年来不断强化的引导和规范,网络文艺传播的议题设置这一关键环节,已经逐步向主流化、正能量、向上向善的趋势发展,但目前看,仍然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进一步改善,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加以研究和探索。

  “经”何以时不时被“念歪”?

  把原创、原始内容作为素材,根据自身的立场、经验、情绪、理解程度以及表达冲动,进行剪裁、重组、加工,然后分享交流。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接受信息、交流意见、表达自我、展现好恶,并在客观上催生各种各样的网络话题。相比于传统的体系清晰、逻辑严谨的表达,这种碎片化、直觉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趣味性强、直观轻松、容易传播,且能够借力借势、吸引眼球,所以很受年轻人欢迎。

  这种带有鲜明网络特点的表达方式,是全新的媒介生态、社交化传播趋势带来的正常变化,更加充分地承载和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个体表达意愿和情感联结需求,极大扩展了传播和交流的参与范围与参与程度。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的议题设置,在网络空间表达自我、追求个性、寻找存在感、获取群体认可、关切时代和社会痛点,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蓬勃朝气、创新创造和肯定自我追求的主体意识。但与此同时,叛逆张扬、拒绝规训、非理性、不成熟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参与门槛的降低,表达与传播的自由度扩大,使得一些在传统规范下难以取得表达机会和表达效果的内容,常常会在迎合和标榜“非主流”的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因其更富情绪性而愈加引人关注。

  这样一种话题内容生产机制下,在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网络空间,这些来自年轻人的“非主流”表达,一方面比较容易受到某些别有用心者的利用,以各种形式的鼓动和诱导,着意放大、强调某些细节问题,刻意渲染、诱导某些负面因素;另一方面一些资本、平台为追逐短期利益、制造“爆点”话题,也自认为可以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打打“擦边球” ,默认或变相助推了这类话题的存在和传播;再加上一些年轻人在拒绝规训中刻意表现出来的叛逆和标新立异,网络空间文艺传播的议题设置才会呈现出开始所见的怪象。这些有意无意被“念歪”的“经” ,在传播中或借助“创见”“先锋”“前卫”等噱头猎取部分年轻人的追捧,或冠以“网络自由”“网络民主”“学术观点”等名义规避法理上的制约,或戴上“娱乐”“搞笑”“行为艺术”等帽子进行大张旗鼓的传播,要一一分辨清楚,消除影响,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

  “念歪”的“经”为何还有人听?

  当我们乐观地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全媒介生态能够带来舆论观点的多样化、多元化,进而可以推进公共讨论的理性发展时,可能会惊讶地看到另外一种现象:一些不符合基本常识、不具备基本理性的极端观点,却会受到某些社群的大力支持;一些不符合基本社会道德、不具备起码是非观的低俗话题,偏偏能够造成亢奋的围观;一些不符合正常审美、不具备基本美感的内容产品,竟然也会受到癫狂的追捧……

  为什么明明被“念歪”的“经” ,在网络空间却还有人听、有人看、甚至有人叫好?难道这些人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就转换了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历史观了吗?就失去了基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考能力了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正视网络空间舆情生态呈现出来的几个新趋势:

  首先是观点固化的趋势。分众化、圈层化的网络虚拟社群,正在让某些“志同道合”的圈子不断强化、固化某种既定的观念意识,先入为主,漠视“他人”存在,排斥“圈外”的任何不同观点。其实,网民个体在极力希望彰显个性的背后,大多隐藏着极力寻求群体庇护和害怕被孤立的强烈心态,因此对小圈子的归属感和获得“圈子”认同的心理需要,经常高于对观念的理性认知和基本判断。

  其次是群体极化的趋势。符号化、标签化的言论观点,有利于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因此某些偏激观点、偏激情绪、偏激倾向,在经过“圈子”的非理性讨论后,往往变得更加强烈和极端,甚至不惜以偏概全、罔顾事实,形成简单化的压迫性观点,并推动更多人顺应“主流意志” ,放弃独立思考。

  再次是表达异化的趋势。去中心化的结构,越来越发达的信息传输技术,社交化的传播方式,让网络空间处处都是“舞台中心” ,人人都在“聚光灯”下,随时处于被关注、被注视的状态,因此多数人的表达多多少少都带上了表演化的痕迹,当一言一行都在考虑别人(小圈子)怎么看、或者怎么做给别人(小圈子)看的时候,个体的本真还能保持多少,值得斟酌。

  正是以上几个问题的存在,说明了网络文艺传播的议题设置所呈现出的种种怪象,不仅来自话题挑起者单方面的力量,实际上也合并了话题围观者、参与者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共振效应。因此,就算明知“经”被“念歪”了,还是会有不少人罔顾基本常识、基本伦理、基本道德观念而给予响应。因此,网络社群的圈层化、分众化,并不天然等同于观念的多元化和讨论的理性化,观念的多元反映到个体上,应该是更成熟更健康更全面的视野和更理性更深入更科学的判断,从这个角度讲,网络空间的原住民、移民们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内容好议题好生态

  近年来,面对网络空间文艺传播过程中被“念歪”的“经” ,我们的应对措施日益变得科学、规范、强有力,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改善效果,网络空间越来越天朗气清。今天,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不断涌现出来,我们更要高度重视议题设置这一关键环节,确保让好内容拥有好议题、好议题引领好生态。笔者以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探索力度:

  其一是厘清表达边界,倡导理性表达。任何一种创新的理念、观点的提出,都是一个艰苦的思辨、学习、体悟过程,绝不是轻轻松松“唱反调” 、简简单单“逆主流”就可以完成的;真正个性的张扬,也不应是肆无忌惮的个体情绪宣泄,更不可能靠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达到;真正观念的认同,也不是靠圈子、粉丝点赞可以获得的。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网上那些所谓“非主流”观点,会发现其实质并无多少真正的创见,更多是陈旧、庸俗甚至腐朽的理论观点的花样翻新。应该在网络空间塑造理性表达更有价值、更值得尊重的氛围,鼓励广大年轻人回归理性思考,在“观念创新”“个性表达”等观念上逐渐形成新的网络共识。

  其二是亮明主流观点,构筑话语权威。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谁能做到“一锤定音” ,谁能做到“盖棺定论” ,却是非常关键的。主流观点不能失声,也不能怯弱。这方面,主流的行业媒体、专业媒体具有天然优势,应当旗帜鲜明发声亮剑,创建足以扫迷雾、正视听的主流观点的话语品牌,在纷乱的议题、观点、话语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网络空间即便是虚拟空间,但一样属于社会公共领域,在文艺内容的焦点、热点话题讨论中,必须有强大、明确、正向的公共声音存在,才能形成主心骨,引导主风向。

  其三是抬高负能量议题的设置成本。一个负面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尽管最后一定会被更加强大的社会公共力量所纠正,但其消解、消化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社会秩序成本、认知偏差成本等,却是相当高的。相反,产生、制造、传播这个负面议题的个人、社群、平台等,所付出的成本却很低。近年来,面对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有关管理部门已经开始不断加大相关惩治力度,形成震慑效应。这是抬高负能量议题设置成本的有效手段。当然,随着网络理性表达范围的扩大,公共声音的增强,相信负能量议题设置成本的抬高当不仅仅是在相关部门的治理上,被“念歪”的“经”最终会成为网络公共空间的“过街老鼠” 。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