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乡愁的艺术哲思
——关于报告文学《美丽的村庄在说话》
栏目:视线
作者:王晖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极具现实性品格的文体,报告文学对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再现与描绘可谓异彩纷呈。王国平近期发表的短篇报告文学《美丽的村庄在说话》 (刊于《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5日1版)为这种再现和描绘增添了新的一笔。近几年来,身兼编辑、记者和作家等多个角色的王国平,在报告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发表了《一枚铺路的石子》 《一个温暖的“发光体” 》 《好一个大“林子” 》 《本固枝荣晋江之魂》《织里织里,桥上的风景》等作品,聚焦模范领导干部兰辉和廖俊波、塞罕坝林场建设、福建晋江和浙江湖州织里镇发展成就等内容。专注现实重大题材、叩响时代前行足音,既是报告文学文体的品质与价值所在,也是王国平创作的鲜明标记。

  在《美丽的村庄在说话》中,作者秉承非虚构的写作姿态,在深入浙江大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以浙江省坚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叙事主线,通过“村庄的样子” “绿色信仰”和“乡喜与乡愁”等三个层面和版块的描述,全景呈现浙江杭州、宁波、湖州、绍兴、金华、台州、丽水和舟山等地十五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卓越成就,成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形象化阐释。其对于浙江坚持数年、久久为功致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执行力和行动力的书写,不仅具有显见的新闻效应,亦具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烈现实意义。作品以一个个真实的个案“说话” ,目标是“说给中国听,说给世界听” ,让浙江做法成为中国经验,成为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财富和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 “千万工程”被授予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 ,其价值已经远远不止于一个国家某个地区乡村建设的地域界限,而是构成了对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时代命题的深度契合。

  与虚构文体不同的是,报告文学面对的是客观现实,非虚构的“写真”是它的基本伦理。然而,报告文学又与新闻有别,在“写真”的同时还需要展现作家对所描述人或事物基于主体性的态度和思考,以彰显思想的深度与高度,并求得对受众的阅读引领。 《美丽的村庄在说话》一文纵贯全篇的就是这样富于哲理的态度和思考。作品对“千万工程”所展开的“村子”“绿色”和“乡愁”三个层面的形象描述,其实正是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诠释“美好生活”的内涵。如从“村子没有村子的样子”到“村子不像村子的样子” ,诠释村容村貌的改变成就了“美好生活”的外在“颜值” ,其根本在于由环境整治内化成人的观念风暴;从遍布浙江乡村肆意铺排、洋洋洒洒、神清气爽的自然绿色,写到绿色低碳生活的人间绿色,由写实到象征再到抽象, “绿色”成为主题、价值观,甚至“信仰”的代名词,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和生活态度,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实行“双向可持续” ,以此揭示“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色” ;由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的“乡喜” ,生发出记得乡愁、凝聚乡愁、护卫乡愁的“城乡共享”行动,使“美好生活”获得永存永续的品质。通过作品,我们还能够看到作者对于“美丽乡村”“美好生活”和“千万工程”三者间关系的清醒认知—— “美丽乡村”是“美好生活”的现实载体, “美好生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千万工程”则是联通二者的纽带与桥梁。“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 ,由“千万工程”起航,作者勾勒出一幅以“美”为主题的中国乡村建设绚烂图景。

  捷克作家基希说过,报告文学是“艺术的文告” 。 《美丽的村庄在说话》亦是如此。与当下一些报告文学的粗糙、浅陋、低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国平在创作上的“精艺”追求令人起敬。在七千余字的《美丽的村庄在说话》里,作者精于剪裁,以“三段论”式结构形象演绎“千万工程” ,于留白处惜墨如金,于细描处挥洒铺陈,将语言的张与弛、疏与密、虚与实拿捏得恰到好处。这表现在作品将“千万工程”的宏大主题与具体人物事件紧密结合,进行对比式描述。譬如十余年前后抬头仰望“二重天” 、感受殊异的农妇罗桂花;嫁闺女时誓言不来、如今常住浦江“乐不思蜀”的“丈母娘” ;过去染有诸多生活陋习的下叶村民,现在开民宿迎游客,发放“绿色生活清单”等。在前后对比映照中写出村子颜值的改变、村民观念的演变、生态环境的巨变。作品还将观照的视角由村民的“自我观”扩展到游子的“旁观” ,通过多个身在浙江省外或国外的浙江乡村人的简要口述,以及具体生动之人物、场面和细节描绘,倾情写出“动人的乡喜”和“凝聚的乡愁” 。文中身在北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团委书记吴庆华感慨道:“老家跟上了时代的节拍,又保持着田园乡村的感觉。 ”这代表着相当部分浙江“游子”的心声。作品还着力营造诗意与哲理氛围,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全文既灵动自如、情意盎然,又格调高雅、气势不凡,努力彰显报告文学语言的独特美感。诗意与哲理看似矛盾的组合,却在《美丽的村庄在说话》里获得和谐的同构。面对漫布浙江乡间的绿色,作品这样写道:“这一片绿不做作,不刻意,不齐整,不规范,天然流露,融化在风里,将人的周身包围,挥洒着淡然而清新的香气。这一片绿在剔除杂质,在抵挡侵袭,在生产新的养分,在架构新的时空,在创造新的天地。 ”这是对自然绿色的诗意写实,也是对人间“绿色”的美好期盼,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哲思。在文中,还可以看到大量的排比句式,诸如“美丽的村庄在诉说,美丽的家园在召唤,美丽的中国在跃起” “说给中国听,说给世界听,说给未来听,说给你我听”等,它们给予作品以叙述的动力和议论的激情,将“美丽的村庄”演绎得格外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