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在戏剧舞台上的重塑
——评粤剧《刘永福·英雄梦》
栏目:艺味
作者:全婕  来源:中国艺术报

粤剧《刘永福·英雄梦》

  如何用舞台艺术来讲述中国故事?这是眼下每一个戏剧创作者面临的难题。要完成这个创作难题实属不易。而粤剧《刘永福·英雄梦》 (以下简称《刘永福》 )的作者却知难而进,把一个援越抗法、赴台抗日的民族英雄刘永福从一个“历史人物”转化成一个“戏剧人物” ,让“刘永福”形象走上粤剧舞台。

  由广西著名剧作家林超俊编剧兼任总导演,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钦州市白海豚演艺有限公司排演的粤剧《刘永福》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大型剧目展演中斩获了桂花铜奖,桂花导演奖,男、女主角优秀奖,舞台美术优秀奖5个奖项。该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2017年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和纪念刘永福诞辰180周年系列活动重点项目,也是近年来广西钦州市粤剧舞台上继《冯子材·南关魂》之后排演的第二部大型历史粤剧。

  对刘永福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并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情怀的林超俊,一直希望能够创作一部表现刘永福英雄故事的大型舞台剧,于是他潜心研究和准备了十几年,才有了这部英雄大剧。剧本选取的是刘永福一生最悲壮的时期——援越抗法回国后,甲午战争爆发又临危受命、跨海赴台、联合台湾军民共同抗日的这一段史实。通过描写刘永福的个人命运和抉择来折射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和时代的曲折,以他个人、家庭、战友的悲欢离合来承载民族、时代的悲苦伤痛。

  这部剧披露了广西人在甲午战争中支持台湾解放、跨海赴台、英勇抗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再现了120多年前刘永福慷慨赴台、舍命抗日的民族英雄形象,角度新颖独特,填补了这类题材戏剧创作的空白。剧本叙述角度的独特性,不仅仅停留在写战争事件和战争场面,也不仅仅叙写民族英雄单一英勇的一面,而是塑造了立体的、鲜活的“人”的艺术形象。剧本把笔触深入到英雄的内心世界,写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多面性、英雄的血性与悲情,更多地写其被误解、孤立、排斥之后的伤感与悲怆之情。剧本创作中“人”的命题得到了突显——而写人,写人性,写人性在关键情境下的纠结与挣扎,可以彰显其中的正面价值和人性的光辉,是该剧的要旨所在。塑造这样一个主旋律历史题材的英雄人物,很容易出现符号化和表面化、戏剧行动和事件雷同、表现手法单一、感染力不够、艺术性不高等问题。但是该剧让观众感受到了刘永福的内心世界和一些关乎人性的挣扎,这个英雄人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也是有血有肉、有着大家情怀和小家情感的真真实实的人。全剧叙事紧凑流畅,语言不拖泥带水,写实和写意结合得相得益彰。剧本也没有特意宣传这个人物,而是增加了刘永福这个人所经历的情感和心理的转折和变化,这些在该剧的第五场“两岸情思”和第七场“壮志未酬”都做了精心设计。

  《刘永福》的体裁定位是地方戏曲——粤剧,而粤剧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 ,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粤剧流行于两广粤语方言区, 《刘永福》正是两广粤剧界联手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两广粤剧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配器是广东省粤剧院的作曲戚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红线女嫡传弟子欧凯明很早就参与剧本策划,并倾情演唱主题歌《中华好汉子》 ,大大提升了这部大剧的艺术水准,凸显了这部大剧的思想灵魂。全曲情绪激昂饱满、振奋人心,旋律朗朗上口,歌词易于传唱。可以看出,该剧为广西的粤剧创作做出了具有表率性的新推进,粤剧可以通过其剧种固有的特性,适当而富有感染力地表现出重大的历史题材。

  我们讲中国艺术或者中国戏曲,它最主要的审美,绕来绕去都绕不过“意象”二字,就是我们要具体的“象” ,这个“象”当中还要升华出一个“意” ,就是超越这个具体“象”的那种主题的意愿。一个成功的舞台设计总是在具体的景物造型中包含着本质的生活意蕴和情致的表现,从而达到画中有诗的境界。该剧的舞美把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特性发挥了出来,空间不限制表演,不搞舞台空间的堆砌,简洁而又有设计感,舞台上每一幕出现的高台、船帆、月亮、屏风等都是具体的感性的形象,它们诉之于我们的感觉,是眼睛的对象,但是这些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却在欣赏者的意识中激起层层的联想,从而产生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美学感受。舞台表演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虚拟性等精髓,表现刘永福骑马、乘船这样的戏曲的虚拟程式性动作就是间接的艺术表现,这种思想感情不是由眼睛从感性形象上直观到的,但它们却是由这些感性形象在我们的意识中间接唤起的,是“意”“象”在我们意识中激起的反映和联觉,凡有意象必有此两重境界。这种空灵、简洁、诗意的处理方式,是中国古典美学独特、优秀的传统,所谓诗意的空间、诗化的冲突。

  英雄戏好看,却难写,历史英雄人物更是难写、难演! 《刘永福》的作者用严谨的创作态度去敢于挑战,勇于探索。刘永福这一生有很多事迹,作者选择了他在台湾这一段史实来进行描述,历史维度很大,其实是想反映刘永福的英雄大梦,即英勇保家卫国,坚决反对“台独” ,并奋力用生命和鲜血来维护祖国疆土完整、两岸统一、骨肉同胞不分离的主题思想,在这部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英雄人物如何在戏剧舞台上闪光,古今中外的戏剧有过太多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刘永福》最为重要的新突破,首先是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即呼唤戏剧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并不是说因为文学性而要忽视作品的戏剧属性,而是剧本创作要回归文学。其次,强化了舞台的艺术性,提升粤剧艺术品质。这里所说的艺术性,已经不局限于表演,还包含戏剧这门综合艺术所涉及的整体艺术性,这都是利用戏剧舞台这一载体来表现和重塑刘永福这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例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