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互联网平台弘扬发展地方戏曲
——谈地方戏曲微电影拍摄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栏目:视线
作者:萧忠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地方戏曲在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艺发展方针指引之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地方戏曲传播,从而加强并扩大传统戏曲文化对大众的正面宣传与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问题。最近,笔者参与了辽宁地方戏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的戏曲微电影拍摄活动,通过这次艺术实践,见证了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寻求自我突破与改变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其中也遇到了网络平台之上地方戏曲与微电影怎样结合的新问题。为了引导当下“戏曲微电影”这个全新领域的健康发展,有些共性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保留多少戏曲的程式?

  中国戏曲是讲究程式化的,戏曲艺术就是程式、形式的艺术。焦菊隐先生曾在《中国戏曲艺术特征的探索》一文中谈道,中国戏曲从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讲,有三个特点,分别是程式化、虚拟化、节奏化。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又具有舞蹈化特点,并且是有节奏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开。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个表现手段各自都是讲究程式的,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与性格特征。

  笔者最近在参与辽宁地方戏曲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的微电影拍摄过程中,通过细微观察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戏曲的程式化运用。确切地讲,就是用微电影的手段去阐释原本呈现在舞台之上的传统戏曲剧目时,还应保留多少传统戏曲自身的程式。从戏曲这方面说,应该尽量保持程式,发挥程式的作用,在程式的基础上创作独特的人物、场面;从微电影那方面讲,又必须削弱、冲淡、减少乃至于取消程式。这次所要拍摄的戏曲微电影作品源于海城喇叭戏的代表性传统剧目《王婆骂鸡》 ,这部戏经由喇叭戏已逝的知名老艺人高德震多年的艺术实践,已逐渐发展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表演形式与固定程式。这部戏中最明显的程式动作就是“浪三场” ,这是辽南秧歌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是海城喇叭戏旦角扮演出场时必不可少的功底。

  其实,在戏曲的不同剧种中程式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像《王婆骂鸡》 ,尽管属于传统剧目,但并不是古代题材,而是现代题材的民间小戏剧目,这类地方戏曲剧种和现代题材本身就较少有固定程式,多是采用再现生活的方法。笔者认为,像该剧中“浪三场”等一些写意的虚拟程式动作,如果在讲究写实的微电影叙事中出现的话,是有些不协调的。参与该部电影策划的人员也基本持相同的看法,因而,这部分在拍摄时被去掉了,当然有些简单的程式动作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从最终的影像呈现效果来看,这样的处理并不影响微电影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整个剧情的推进。

  普多夫金说过:“电影是生活的艺术。 ”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决定了它的生活化形态,电影作为写实的生活艺术,它以假定性和逼真性的审美特性再现生活。程式化的戏曲与生活化的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互相依存、互相适应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善于继承才能创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微电影在传承传统戏曲上只能算作是一个平台,或是传播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当然在这个转换并演化的过程中,戏曲中的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被人为地舍弃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就应毫无底线地一味迁就微电影的宣传方式。相反,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在微电影里保留一些程式化,从而更能彰显传统戏曲的特征与风格。因此,笔者认为电影是应该服从戏曲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戏曲传承得更加完整,而不是呈现碎片化。

  注重剧本的文学性

  戏曲微电影和其他戏剧样式一样,也应注重剧本的文学性。不能因为微电影放映时长比较短的原因,就选取那些肤浅甚至是平庸的故事,而不去开掘戏曲微电影文学作品本身是否具有深邃的思想,是否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否体现出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等等。微电影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它是在微时长、微制作的基础上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以《王婆骂鸡》为例,原本呈现在舞台上的故事情节是很简单的。剧中写农妇王婆赶会返家后,发觉家鸡丢失一只,盛气之下在街头巷尾叫骂。同村周大姐(偷鸡人)听后按捺不住,出来狡辩,两人相争不下,最后鸡骨被狗刁出,偷鸡行为败露,但王婆还是原谅了周大姐。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样的剧情,但它其实是没有多少思想性的。为了进一步完善戏曲微电影剧本的文学性,拍摄时对周大姐的偷鸡动机进行了再处理,是因为周大姐家贫,想要给生病卧床的婆婆补养身子,去王家借钱人不在,就一时糊涂走上了歪路。贫穷不是偷盗的理由,好在周大姐的行为危害性很小,也是源于传统的孝道之心,因而被淳朴大度的邻居王婆原谅了,农民善良无私的本心被充分彰显。经过这样的一个处理,这部微电影戏曲剧本的立意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个优秀的剧本不仅仅是去讲一个故事,但讲故事,无论对于舞台戏剧创作还是微电影的剧本创作来说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里的文学性更多地是在舞台剧本转换到微电影拍摄之前的部分,这部分的文学性更接近于舞台,这也是舞台戏曲台本所要强调的。这里的文学性在转到戏曲微电影拍摄之上时,是需要延续的,甚至需要用电影的拍摄技巧来充实它的文学性特征,特别是后期制作过程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电影形成一种轻重缓急的动感节奏,从而彰显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及美学思想。可惜这部微电影作品由于拍摄时间紧,加之主创人员并没有相关拍摄戏曲微电影的经验,导致最终的作品在蒙太奇艺术手法上运用的并不多,转场换景不过三四处,过于直白地推进戏曲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也不够细腻,缺少镜头语言之下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当然,把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用微电影的方式去呈现的创作行为,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经验的累积更加重要。

  以经典唱段为核心

  戏曲是以唱为生命的。因此,戏曲微电影不论怎样削减戏曲程式和其他的一些东西,唯独戏曲的“唱”是不能缺少的。绝大多数的戏曲剧目都有中心唱段,这也是一出戏“角儿”最抓人的地方,甚至决定这一出戏的生死。然而,现如今在一些戏曲电影里,“唱”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反倒是如何通过电影叙事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演绎一个故事成为主要的思考方向。传统的电影叙事以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来推进,而微电影是要在三十分钟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范围内,去讲述一个能够吸引人的完整故事,这就意味着有些东西要被压缩,或是被去掉,镜头的视角势必要集中在中间高潮的部分。即便如此,原本戏曲中精彩的唱段还是应保留的,而且越是在这浓缩的微电影中越应得到体现,否则拍摄出来的东西还能算戏曲微电影吗?同样以戏曲微电影海城喇叭戏《王婆骂鸡》为例,在该剧中[骂鸡调]是海城喇叭戏曲牌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曲牌,适用于表现欢快、诙谐、活泼的情绪。两个人物你来我往的过程中, [骂鸡调]的甩腔加“数板”的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此段也是该剧的高潮所在。由于该剧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因而此处中心唱段也成为这部戏曲微电影最终作品的核心部分。

  我认为戏曲微电影(或是戏曲电影)要想得到发展和提高,必须注重戏曲音乐,当然首先应是唱,一定要体现出自身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的特色,这特色最重要的就是戏曲音乐,它会极大地增加可识别性。一部戏曲微电影一定要有能够让人记得住的唱段,否则它的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

  总之,今天的戏曲微电影是经由当初的电影胶片,到电视,再到现代网络视频的一个逐渐改编并勇于创新与突破的过程。保留传统地方戏曲艺术特色的同时,还应发挥电影的特长,这一点不仅是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等艺术样式应该遵守的信条,同样也是当下地方戏曲改编成微电影的实践中应该遵守的,且始终不能丢弃。以此为基础,在戏曲的剧本文学性、程式化动作、抒情唱腔与微电影的生活化、叙事性、节奏感等中间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最终的戏曲微电影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戏曲和微电影两种不同艺术样式的特点,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戏曲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戏曲艺术影像记录的全新形式,拓展了地方戏曲的传播空间。且不论改编成功与否,这种对地方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行为本身就是值得称道的。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推广、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