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知与艺术对外传播
栏目:前沿
作者:王廷信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我们阅读数十年来有关中国艺术对外传播的书籍、文章和新闻报道时,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我们的艺术如何受外国人欢迎和喜爱,尤其是如何受欧美、日本人欢迎和喜爱。

  但纵观自20世纪初以来的艺术传播现象,我们会发现中国艺术对外传播与外国艺术对中国传播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逆差”,那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艺术对中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远远大于中国艺术对外国尤其是欧美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这种“交流逆差”最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境内成立了大批外国艺术样式的组织,如话剧团、歌剧团、芭蕾舞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组织在国家财政力量支持下生产着外国样式的艺术作品。第二,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内容中,有大量的外国艺术内容。这标志着外国尤其是欧美艺术对中国的强势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都与中国人在对外战争的失败过程中领会到的道理有关,这种道理就是以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即用学习列强长处的策略战胜列强。魏源的主张虽然主要用在军事上,但对文化的影响也很强大。从今天来看,这种策略已经初见成效。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人从文化上认知了西方,也逐步从文化上认同了西方。认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获得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一百余年来,中国人对西方艺术从体制上稳定、持续的学习,使中国人较为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艺术信息,并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

  文化认知驱动着文化认同。在对西方艺术认知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于西方艺术的认同也得以全面体现。19世纪末,以张之洞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就提出过“中体西用”的文化态度,这种态度基本保障了中国的政体未从根本上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深刻地促进了中国人在知识体系、生产体系和日常生活方面对西方的接纳。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20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包括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认知,这些认知主要包括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三大方面。其中,有关艺术的认知,由于西方艺术样式的引入、西方艺术知识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使中国的精英阶层有机会对西方艺术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和输出。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渐渐认同了西方的艺术,忽略了自己的艺术,以至于中国大批传统艺术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需要得到保护才能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我们很难判断其正确与否。但事实就是如此。在这个基本历史的作用下,我们要让中国的艺术对外国,尤其是对西方世界发生影响确非易事。

  艺术的传播直接受到国力强弱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开始从文化上寻找自信,中国传统艺术开始受到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中国艺术的对外传播也逐步加强。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对中国艺术的对外传播提出了新的命题。

  我认为,中国艺术对外传播要取得实质性的效应,就是要做好文化认知的工作,进而通过文化认知让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获得认同感。如果忽略文化认知引导下的文化认同,就很难让中国艺术在外国入心入脑。在文化认知方面,中国依然需要更加开放的态度,需要创新文化的传播机制,需要让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获得充分的交流机遇,尤其需要让外国人充分了解、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优长,才能使这种认知转化为认同,才能让中国文化(包括中国艺术)广泛、深入地在外国发生影响。

  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简称“汉办” 。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挂牌成立。截至2017年7月,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共有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孔子学院在让外国人通过汉语学习对中国文化获得认知机遇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国艺术对外传播不是强行输出,是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传播,是在与西方艺术对照过程中的认知与认同。2017年8月3日,我在欧洲考察时拜访过德国明慈公司的董事长明慈博士,她于2014年邀请过上海京剧团的《牡丹亭》到德国演出过。当我问到德国观众是否喜爱《牡丹亭》时,她说德国人对《牡丹亭》十分陌生,她们的办法是创设话题,用德国观众熟悉的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汤显祖进行对照,用莎士比亚戏剧的爱情观与汤显祖戏剧的爱情观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办法引导德国观众关注汤显祖的《牡丹亭》 ,从而为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赢得了观众。

  当然,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还需要中国的进一步强大,还需要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假如哪一天中国真正强大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了,中国文明的影响力足以令人称叹了,中国和外国之间艺术交流的“逆差”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