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中的孤独者
——阎晶明《鲁迅还在》读后
栏目:视线
作者:吕振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鲁迅逝世八十多年来,研究鲁迅的著作汗牛充栋,从不同维度论证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或说精神批判,或说反抗绝望,或说人性反思,或说首在立人,各有创见,不一而足。但这些学术观点,大都是对鲁迅文本研读后,联系社会与人性做出的文学意义的归纳与升华,而阎晶明的新著《鲁迅还在》却独辟蹊径,他不惜用大量笔墨还原鲁迅的日常生活,关注鲁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而非作家和思想者)的存在,写他的吸烟、喝酒、生病、交友,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血肉丰满的鲜活的人。

  他研究鲁迅对自己生活过的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的情感态度,分析这些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给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带来的影响( 《何处可以安然居住——鲁迅和他生活的城市》 ) 。他研究鲁迅吸烟的习惯,考证鲁迅吸什么牌子的烟,吸烟的频率,吸烟与写作的关系,作品中吸烟者的形象,吸烟与鲁迅晚年病情的联系,鲁迅对吸烟自制力的薄弱等( 《起然烟卷觉新凉——鲁迅的吸烟史》 ) 。他研究鲁迅喝酒的习惯,考证鲁迅饮酒的基本情形是总喝但不是很多,与朋友在一起时喝,独自喝酒时少,酒后诗意的如醉如醒是他所向往的状态,鲁迅笔下许多小知识分子经常借酒消愁,鲁迅心情不好时也曾因醉酒吸烟烧坏了棉袍,通过饮酒还能考察国民性(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鲁迅与酒》 ) 。他研究鲁迅的疾病史,考证胃痛和牙痛曾长期困扰鲁迅,对待疾病,鲁迅既有医学的严谨,也有大度的坦然,治病以缓解痛感和不适为主,而非四处求医,更不过度治疗,他的许多创作都是在病痛中完成的,晚年的鲁迅一边坚持放不下手中的笔,导致疾病丛生,一边又渴求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身体和心灵产生了极大矛盾( 《病还不肯离开我——鲁迅的疾病史》 ) 。他研究鲁迅笔下的鸟兽昆虫,论证他为何痛恨狗和苍蝇,为何自喻为受伤的狼,他把动物的常规特点抽象化到人性世界,在人兽共存的环境中,把动物的“拟人化”推到了极致,看似写物,实则品人( 《或可以“斥人”或值得“师法” ——鲁迅笔下的鸟兽昆虫》 ) 。另外,在这本书中他还考证了鲁迅与恩师藤野严九郎的交往,探讨了鲁迅与青年人的关系,还原了萧伯纳来上海时与鲁迅见面的情景,研究了鲁迅如何写悼文、如何作序等等。

  作者从一个接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生活侧面,还原鲁迅的日常状态,让人们认知到了一个摘去了学术著作和语文教材中严肃面孔的鲁迅,一个平易近人、妙趣横生、敏感生动的柔性鲁迅,以活的形态阐释鲁迅,是本书最大的贡献。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因为聚焦于生活琐事的描绘,而将鲁迅世俗化平庸化,他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鲁迅的生活观,在细微处体察深层次的价值观和生命观,领略鲁迅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深度和创作高度,所以从书中我们既能看到鲁迅亲切自然的一面,同时又透视出不凡的思想家风采。

  以书中一篇不可忽视的《孤独者的命运吟唱——鲁迅小说里的孤独精神》为例,就论证了鲁迅在烟酒世俗之外,人间烟火之上,更多的是在孤独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孤独精神不但是鲁迅的精神特质,也是他笔下人物的精神特质,狂人、孔乙己、单四嫂子、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涓生、羿、嫦娥、女娲……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精神孤独,这也是鲁迅的孤独心理在作品中的深刻反映,这与烟火人生的鲁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实热闹与孤独,都是同一个鲁迅,是他人生的不同侧面,一个是生活的鲁迅,一个是文学的鲁迅,一个是物质的鲁迅,一个是精神的鲁迅,我们不能忽略作为一个具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的鲁迅,更不能忽略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精神跋涉者的鲁迅。作者认为,“鲁迅笔下的人物抛之不去的孤独感,既是一种现实处境,更是一种严酷的命运” ,“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其思想是被‘群众’理解的,他们的内心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 。继而推测到古往今来的孤独者所具有的意识:“他对现实的责任感并无具体诉求,却异常强烈和苛刻,他想改变这个世界,却又自知无能为力。其次,他的思想或许因为过度敏感、先锋和独立,因而少有应和者,人们对他的误读甚至使其戴上各式各样的难堪的帽子。他们甚至并不再想这个世界如何,而专注于对‘个人’的关注与思考” ,这是理解鲁迅其人其文的一个新角度和新看点,鲁迅是人间烟火中的孤独者,他站的很低,又很高,他离人们很近,又很远。

  除了对鲁迅的独特理解之外,本书还有两个可贵之处。一是材料来之不易,虽然每篇文章都是从小命题小角度切入,但难在需要“小题大做” ,每一个命题所关联的论证材料,都需要作者细心翻阅一遍整套《鲁迅全集》来查找,以《病还不肯离开我——鲁迅的疾病史》为例,不但要查找鲁迅书信、日记中对自己生病的记录,还要查找亲人朋友关于鲁迅生病的回忆文章,更要查找鲁迅小说和杂文中对医生和生病的看法,以及鲁迅对待生死的态度,这是一个繁琐浩大的工程,一切的基础材料都为了清晰梳理出鲁迅的疾病史,与此同理,书里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苦心孤诣爬梳资料的结晶,这种“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功夫着实不易。二是亲切流畅的散文化语言,如果对该书文体进行归类的话,应该属于学术随笔,它摆脱了学术语言惯有的理论性和滞涩感,走出了学术研究圈子里的内循环,每篇文章都灌注着作者的生命情感,一气呵成的散文化语言,阅读起来非常顺畅,这种生动的语言表达,更有利于鲁迅思想的传播,喜欢鲁迅的人读了这本书,会觉得原来还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和切入点来研究鲁迅,不了解鲁迅的人读了这本书,说不定就会喜欢上鲁迅这个人,然后再去读鲁迅的文章。

  通观全书,作者围绕着“鲁迅还在”这个命题,告诉读者鲁迅也活在柴米油盐的世俗社会中,也是我们喜怒哀乐普通人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透视出鲁迅思想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性,在今天,他的批判意义还在,时时提醒我们反思社会和人生的弊病;他的精神引领还在,毋庸置疑的弥散在了当代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里;他的美好期待还在,成为指引我们国民性向上向善的路径。

  鲁迅还在,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