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曲,终将拿出自己的好戏
—— “戏曲·呼吸” 2016上海小剧场戏曲节随感
栏目:文章摘要
作者:胡晓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小剧场”出现于19世纪末的欧洲剧坛,形式上是在非常规的场所内进行的小型话剧演出,内容上是“为艺术”和“反商业”的实验和探索。但在登陆中国后,它很快发生了适应国情和“剧情”的变化。中国小剧场话剧在坚持话剧的独立性、探索话剧的可能性外,还有为传统剧场话剧寻求新观众、赢得新市场的诉求,追求话剧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复苏。但逐渐地,小剧场话剧成了商业话剧的主打形态,原先“双重”复苏的愿景成了单面“跛脚”的盛景。

  小剧场戏曲向小剧场话剧借鉴、效仿而来,其在思想、艺术和市场上的突破愿望比小剧场话剧更浓烈和更迫切。进入新世纪后,在小剧场话剧陷入纯商业化之时,少数小剧场戏曲作品后来居上,既表达出当代观念,又运用了古典技艺,满足了当代戏曲观众的审美愿望,商业性也值得高看一线。这是当代戏曲图存求进的正确方向。

  目前,大剧场戏曲在内容主题上大体趋于西方悲剧,在形式呈现上不断纳入其他艺术样态,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戏剧整体化导致小唱段与折子戏的单独传播不再,主题宏大化导致社会亲和力与观众互动性不存。我们所乐见的当代戏曲创演格局,是以大型剧场演出为主体,以“经典折子戏”与“原创小剧场”为两翼,并尽可能地实现互相的转化。

  小剧场戏曲要产生精品力作,必是在文学性上有开掘、艺术性上有突破、现代性上有表达、地域性上有强化、市场性上有验证的作品。

  胡晓军: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