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海上风暴的风眼
——评《岛屿之书》
栏目:视线
作者:杨士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们很难明确一座岛屿的属性。岛屿游离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潮水的起落可以随意改变岛屿的边界,所以岛屿总是难以捉摸。这样的性格显然无法纳入农耕文明的稳定秩序之中。岛屿的存在方式总是让内陆的人们感到困惑。

  海洋文化研究者盛文强的跨文体新作《岛屿之书》近日问世,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遥远的“半岛”图景——这个源于盛文强家乡胶东半岛的地方,是东夷海洋文化的孑遗与集合。在盛文强眼中,岛屿作为散落在漫长海岸线上的弹丸之地,空间虽小,却足可成为文学的样本,成为作者纷繁世事的镜像。岛屿上有居民,有鱼虾,有渔船,有绳结,自成体系,便渐与外界不同,这本是进化之必然,却因其偏远,往往被中原视为异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处于边缘的群落与远在方外的海岛拥有相似的命运。当这种命运为作者所洞悉,在潮水拍打海岸的声响中,在月亮对着流动的波纹洒下千万年时光的某时某刻,他通过岛屿,看到了自身。

  应该说,岛屿的自然属性落入作者眼中,就已经化为某种精神背景。经特意选择的情景和故事、个人印记明显的语调以及与个体经历密切相关的内核,他将岛屿呈现在纸上,让这个自成体系的地理空间为世人所知。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岛屿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生变化,正如潮水不断拍打岛屿的边界。当岛屿属于自然之时,它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将其引上纸面,每个字背后都有深蓝的海水荡漾。海水之中生活着色泽斑驳的鱼群,养育着姓氏各异的祖先,经过无数代,才有了我们。在书中,每个事物背后都是海洋的烙印,它们集结起来,构成《岛屿之书》 ,这是与陆地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陌生而新鲜的古老生活。你会讶异于人还可以这样活着,然后暗自心惊,窥探到长久以来所受的种种遮蔽,陷入长久的沉默。

  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独立的精神个体往往默不作声,但没有人比作者的沉默更彻底。在书中,他很少情绪激动地诉说自己,也不曾愤懑自身经历或者翻检往事,他尽量避免暴露自身。这其中的最微妙之处就在于,他既要把握岛屿自身的特色,将岛上的鱼、船、草木、风俗写得真实具体且各有风味,又要将自身情感与人生体验融入所写事物之中,一以贯之而不着痕迹。读者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散文,二者都有,但又都不像。如字里行间分明有作者的影子,但却无法瞄准捕获。在不断探索文本可能性的同时,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本,而这,正是此书耐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在前作《海怪简史》 《渔具列传》中,盛文强就已经将自身归属于海洋。一直与海洋打交道,使他养成“海洋性格” 。他以近乎偏激的姿态前行,清醒而又沉痛。写作是海上风暴的风眼,扎实沉稳的笔锋却裹挟着个体精神,在空寂中喷薄着风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