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灵魂走得更远
——彭程《纸上的足印》读后
栏目:观察
作者:葛筱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收到彭程先生的新著《纸上的足印》 ,恰是北国三月,南风初暖晴窗,雀噪于晨昏落满渐渐返青的枝头。在这样安静的光阴下,读一本谈书谈阅读的书,确乎为嗜读者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正如彭程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是最为纯净、最可信赖、最堪回味的。 ”

  在这本新著中,彭程先生积多年读书鉴别之功,在阅读的理解与心得上,是有许多令人侧目的真知灼见的。多年来,他漫步书林不以为寂寂,潜游书海不以为茫茫,在停履顿首间拾得的会心一笑,于披沙拣金中偶遇的拈花之思,对每一个以生命交付读书之旅的人来说,都实实在在的,成为纯净心灵的知音,朗朗风骨的良朋。如,在《读书让人目光笃定》一文中,他写道:“人生苦短,大道多歧,但借助读书,我们可以减少、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耗和曲折,更为直接地抵达或贴近那些真谛,从而为收获幸福的最大值,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难道不是吗?当我们在人生的途中遭遇困厄与迷惘,面对前路悲苦或无助,惟有汗漫的典籍予我们以情感的导引,以思维的觇标,让我们拨开萦绕于胸的迷雾,推开生命中又一扇崭新的门窗。一如他在《阅读让人保持生长》中的深情阐述:“当心灵受到虚荣火焰的炙烤时,读一读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随感录吧,它会时时提醒我们:地位、荣耀和浮华,都会像台伯河的流水一样,转瞬即逝,唯有德行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 ”品咀彭程先生这些关于阅读的体悟与感慨,不禁令我想起法国思想家蒙田在其随笔《论书》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读书,我只寻求那些能够令我愉快且又朴实无华的篇章;学习,我只学习这样的知识:它能够告诉我,我当如何认识我自身;我当如何对待生和死。 ”是的,在漫长而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善待生命,正确面对生与死这一人生之中最为重大的终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还能够让我们具备超越自身局限的强大力量,这一力量,在让我们获得无限精神自由的同时,也获得了能够客观审视与辨别世间万物荣枯、万事成败的智慧。

  翻读《纸上的足印》一书,我亦能深切地感到,彭程先生的阅读视野是极为广博的。从所读的知识领域来说,他的足印深涉于中西卷帙的文史哲艺;从他所读书籍的体裁来说,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不一而足。而难能可贵的是,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彭程先生并没有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与言说的“跑马场” ,而是时时保持着俯瞰的身姿,在阅读中汲取着自己所需的甘露,并由阅读时时激发着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因此,他在持续不断的阅读中所写下的文字,处处闪耀着仅属于他自己个体生命的呼吸光芒,篇篇凝结着仅属于他自己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在思想与情感交替与并行的文字中,让我深感一个读书人对文化的深层次认知与敬畏。如,在精心研读了法国诗人雅姆的诗集《雅姆抒情诗选》一书后,他说:“诗人那么多的优秀作品告诉人们,诗不在外表,而是心灵。诗人说了什么,比在哪儿说更重要” ,“诗歌的魔力,是语言的能量。在雅姆笔下,万物都被同一道爱的光明贯穿和照亮,而光源便是作者的一颗灵魂” 。我以为,只有这样的读书文字,才是至性至情的文字;只有这样的心得,才是把阅读当作人生必备功课之人凿透骨髓之语。在这本小书里,最为让我赞佩的是,彭程先生并未因沉湎于书房而变得呆板木讷,也未因海量的阅读而使自己成为两脚的书橱,他的眼光与胸臆,通过长期而超拔的阅读变得更加清澈,他的人格与精神,通过长久而持续的阅读亦变得更加丰沛。如,在《为了走得更远》一文中,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人性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那些与美好人性相悖的东西,不论曾经怎样的嚣张强势,终将被战胜被淘汰,就像冬日河流上厚厚的坚冰,早晚会被春天的阳光融化一样。 ”说得多好啊,无论是汲纳书籍,还是遍览人世,我们通过阅读最终所要抵达的,不正是要让我们的人格更加伟岸,让我们的心智更加丰富,让我们的人性更加温暖而光明吗? !

  “书卷多情似故人,一卷读罢可长嗟。 ”读完彭程先生的这本新著,我的内心是极为饱满的,明净的。这种状态,源自于足底漫漶无拘的庋上楮墨,源自于内心目耕手摹的纸上云烟,庶几接近于我正在迎接的这个春云初展的季节;这种状态,也是每一个潜心阅读者曾经拥有且将继续拥有的精神状态,是极为宝贵与美好的。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骨灰级的读书人,我们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消磨着“因藏书而喜,亦因阅读而乐”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因为有了繁郁不息的书香为底,自身的峻拔之气就更高了一层,内心的善意之修就更厚了几分,直面红尘白云苍狗之变的从容也就更宏阔几分。换言之,作为一个阅读者,一个人无论是身处喧嚣闹市,还是僻居乡野深山,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始终伴有深入而涵泳的阅读,即使他肉身的双脚不能赴以远行,但他灵魂的双足必以卧游或神游的方式走向了极为辽阔的遥远,精神世界的生命枝脉早已伸向了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