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孩子学艺术”的喜与忧
栏目:视线
作者:李邨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大城市,傍晚时分或周六日上午,经常看到背着画板、琴盒,穿着舞蹈服的孩子,带着欢快或厌烦的深情,被家长牵着走进林林总总的艺术教育机构。笔者近几年的观察则发现,或许前些年还可列入“城会玩”的少儿艺术培训,现在早已不是“北上广”等大城市人的“专利”了,在许多二线城市乃至部分县城甚至乡镇,同样出现了这一道风景。鉴于这股潮流从沿海向腹地、从城市向县、乡延绵扩充的发展势头,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 “小镇孩子学艺术”极有可能像“小镇青年看电影”一样,成为改变中国艺术格局的一个大命题。连续多年居高不下的艺考人数,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辽阔的“小镇”地带,正默默承担着艺考大军蓄水池的“重任”吗?

  应该说,“小镇孩子学艺术”首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现象。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把目光转向艺术教育,愿意为提高下一代的艺术素养投资,本身就是国家政局稳定、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文艺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回顾历史,在那些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民众颠沛流离、挣扎在温饱线上,固然也有极少数对艺术抱有“真爱”的痴心者,却绝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现象级”的少儿艺术教育热。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和80后、 90后人群陆续升级为父母,家长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从而更加重视子女的素质教育有关;也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结构日益扁平,人们获取艺术信息、获得审美体验越来越便捷密不可分。

  不过,在一些地方,少儿艺术培训处于野蛮生长状态,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以及艺术考级等如何进一步规范,培训资源如何用更优化的配置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学校的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培训如何更科学有效衔接,公益性艺术审美教育与市场化的艺术技能培训如何建立互补机制等。不过,在笔者看来,有一个更具源头意义的问题亟待厘清,这就是小镇孩子为什么要学艺术。说它更具源头意义,是因为“小镇孩子学艺术”的现象基本是家长自发形成的,家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一现象的心理动因和内在驱动力,又形塑着这一现象此后的走势。据笔者观察,许多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初步可归纳为四类。其一,成名捞金,一些家长把艺术看做致富捷径,寄希望于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夜成名,红毯捞金。其二,特长加分,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的“朴实”想法,孩子掌握一门或多门艺术技能,参加艺术考级,在考学时多个加分项。其三,联欢献艺,学点艺术技能傍身,再不济,在学校、单位联欢会上还能演个节目“长长脸” ,此类想法不占主流,主要表现为“安慰奖”式的自我心理调节。其四,确实有家长盘算,孩子掌握几样“高大上”的乐器,能歌善舞,为嫁个有钱人或娶个豪门千金而“时刻准备着” ,在“婚姻改变人生”的竞争中多一份胜算。

  这些想法虽形态各异,内里却都是艺术名利化思想作怪。那么,什么才是少儿艺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呢?不妨分两个方面来看。大而言之,提高社会的整体审美能力,改良社会审美风尚。一个社会审美素养的锻造,绝非一蹴而就,端赖久久为功的艺术教育。一个时代的艺术顶峰或许由几位艺术大师来表征,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艺术风尚,却取决于一代人的艺术素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也是艺术的希望。明天的社会有没有一种“文艺范” ,归根结底要看今天的孩子有没有一颗“艺术心” 。在这个意义上,“小镇孩子学艺术”现象的走向,在整个社会审美水平的变化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小而言之,增强孩子与艺术的亲和力,引导他们养成艺术化的生活习惯和能力。艺术让人的感情更加丰富、细腻,同时也让这种丰富、细腻的情感得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和排遣。多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就多一种和心灵对话的方式,也多一处和自己相处的法门。青少年要走的人生路很漫长,难免会遭遇欣喜、失落、无聊、激愤、苦痛、欢快,更需要艺术来调节和慰藉,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

  行文至此,想起黑格尔早在19世纪初叶就说过,“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获得“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的条件,今天的孩子,也将比他们的父辈更追求生活的情趣和审美需求的满足,这是客观的趋势,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想,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手中的毛笔、画板、琴键是通往真善美的钥匙而不是一张等待兑现的支票,他们的人生将更加精彩,他们所担当的那个社会也会更加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