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教育如何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栏目:观察
作者:周建新  来源:中国艺术报

  2月9日,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开始。该专业为视听传媒学院2017年新开设专业,计划招生15人,4112人报考,招录比达274∶1,远超表演专业114∶1的招录比。据介绍,该新专业主要针对互联网培养人才。图为参加该专业考试的考生在考场外候场。新华社发  沈伯韩  摄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存储技术、运算技术的快速进步,影视受众消费群的不断年轻化,我国影视行业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等整个流程和环节都深受影响,尤其是在整体环境、政策背景以及产品形态三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如今,在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强烈刺激作用下,涉及影视行业全产业链条上的各种文娱元素都在全球市场快速流通,例如在电影制作环节,很多好莱坞电影大片都是多国企业的联合投资、多国文化元素的融合植入、多国制作团队的联合制作、多国演员阵容的联袂演出;而在发行放映环节,不再是分时段分区域差异化播映,而是全球各大城市同步发行热映。其次是公共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公共文化服务诉求是我国影视艺术政治属性决定的,具体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服务国家,即影视行业在高度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市场角逐的同时,也要服务于国家传播战略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局,传播国家价值、塑造民族形象;另一方面是服务受众,即影视行业在高度市场化的同时,也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体现国家公共服务意志和职责要求,为广大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影视内容。为此,我们看到,国家加大对国家级媒体国际业务的投入,支持国内企业去海外并购欧美的影视企业,扶持奖励一批“走出去”的影视精品;也看到国家在影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举措,从广播电视“村村通”到“户户通” ,从电影农村公益放映到全国艺术院线建立,以及国家农村数字化工程建设等。再次是跨界融合越来越快。在传统影视艺术与互联网竞合共赢的形势下,我们惊讶地发现,传统的电影、电视综艺、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影视艺术作品类型,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其固有类型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和游离,它们彼此跨界相生,交叉融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电视综艺衍生出网络综艺,电视剧衍生出网剧,电影衍生出网络大电影,还有一些很难准确归类到某一影视艺术类型的新的艺术品种和艺术体验方式出现,如微电影、微视屏、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新的影视艺术样态的出现只是一个结果,背后是影视创作生产理念与模式的变化,影视作品传播平台和渠道的变化,影视受众接受方式与审美趣味的变化。

  影视艺术教育与影视艺术发展密不可分,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影视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意义上指所有跟影视艺术行业、职业、产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专业教育及学术研究。本文从狭义上理解,特指我国高等院校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近些年,我国影视艺术教育有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成为各大高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无论是整体规模,开设院校类型还是专业分布上,都形成了较大的体量,在整个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就高等教育自身办学规律而言,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是盲目扩张也伤及了影视艺术相关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本身的质量和水平。在一些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培养方向与行业发展趋势出现冲突,培养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很难或很慢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因此,当前影视艺术教育面临着两个尴尬的窘境:一方面影视市场对于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但亟需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综合型人才又捉襟见肘、难以寻觅;另一方面影视艺术教育院校每年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放弃原有的专业理想,即专业忠诚度不高。当然,在影视艺术教育上,我们不可能苛求每所学校都是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的水准,应该有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但是任何一所高校也不能无视影视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导致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很复杂,与影视行业自身的快节奏的变化有关,但更主要还是因为一些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理念比较落后。

  影视艺术教育不能紧跟着行业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只顾低头走路,故步自封,自娱自乐。当前影视行业发生的巨变,对影视艺术教育正在或即将产生重大影响,影视艺术教育需要研判世界影视艺术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潮流,需要正视自身影视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以此来创新教育发展理念,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议:首先是拥有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这既是影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影视行业发展不可能脱离全球发展大的背景、大的趋势、大的轨道,世界各国影视发展彼此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前,我国的一些优秀文化企业如万达影视、腾讯、阿里巴巴、小马奔腾、四达时代等已经强势进军欧美主流影视市场,对老牌的影视院线、影视制作公司进行收购或参股,这也说明全球影视发展一体化的格局。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很多高校与欧美一些顶级的影视教育高校、传媒教育高校不断加强交流沟通,包括师生交流学习、合作办学等。欧美一些知名院校在影视艺术教育、传媒教育方面确实比我们有更悠久的历史、更丰富的经验,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我们要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就必须潜下心来,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利用他们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拥有开放创新的教育意识。当前的影视艺术教育在跨界融合的形势下面临着审美思维和美学体验的变化,艺术与技术结合形式与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艺术样态的裂变和重新整合。传统影视美学中关于“真”“善”“美”的理论在当前的影视艺术创作生产与接受中出现尴尬:传统的艺术真实正在受到VR (虚拟现实) 、AR (增强现实) 、 MR (混合现实)和CR (影像现实)等艺术体验方式的挑战;虚拟游戏世界里的道德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难以把握;传统艺术中关于美的形式和特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生了变化甚至有颠覆性的错位和失衡。影视艺术产品形态的变化以上已经有了详细分析和介绍。这种形势下,如果影视艺术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美学思维,单一的创作制作手段,封闭的艺术类型边界,那将很难适应影视艺术现状的发展需要。所以必须有胸怀开放的、多元的思维和气度,用创新的思维概念来指导影视艺术教育,既要有清晰的、传统的影视艺术类型意识,又必须有面向未来的、创新的、大胆的、跨边界的全媒体思维。再次是坚持特色化的教育思路。我国影视艺术教育走特色化的办学宗旨与思路,这是由客观实际决定的。这个“实际”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必须植根中国实际,必须尊重中国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办学之路。例如在影视传媒属性这个关键点上,我们就和西方传媒有质的不同,我们的传媒承担着政治功能,有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清晰的社会责任,这些意识都贯穿我们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能动摇。第二个层面是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影视艺术教育必须植根影视行业实际,要研究影视艺术的特性,要遵行影视艺术发展规律。第三个层面是与其他院校相比,每个高校必须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包括办学历史、办学优势、办学资源,这是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脱离这个实际,盲目学习照搬其他高校经验,往往会适得其反。

  可以预见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受国家文化战略与文化政策、影视行业发展实力与潜力、艺术学科升门类等的影响,发展形势利好。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跟上时代和行业发展步伐,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大胆革新,探索完善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新的形势、满足新的需求的中国特色影视艺术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