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两面三刀”
栏目:视线
作者:谭旭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一次,给一家报刊写篇关于创作的随笔,我戏称自己是“两面三刀”的人。

  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真的是“两面三刀” 。这话怎么说呢?我是创作与理论兼顾,算是“两面” ,即既从事创作,也致力于理论研究。同时,我既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还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因此算是“三刀” 。在创作方面,我最初是写诗的,迷恋新诗十多年,在《诗歌报月刊》 《星星》和《飞天》等发表了不少作品,也获得过一些刊物奖,自费出版过两本新诗集。后来,我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了80多本书。渐渐迷上了理论,先是写诗评,再写文艺理论文章,又做儿童文学、少儿出版与语文教育研究,出版了20来部著作,令我高兴的是,我的理论著作一大半受到欢迎,并加印、再版。与此同时,我也尝试做一些翻译,最先我翻译一些中国新诗,在一些专业英语报刊上发表。后来翻译一些外国诗歌、欧美童话在一些《儿童文学》 《少年文艺》等儿童报刊上发表。再后来,我翻译了几十本英美童话、幻想小说和绘本,在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

  应该说,在当代文学界,跨几种文体写作的人都不是很多。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写诗,不写别的;有的作家只写散文,不写别的;当然,也有些作家既写诗,也写散文,或者,既写小说,也写散文。但能够创作和理论双肩挑的人还是少之又少。我认识的两肩挑的前辈教授有童庆炳、张秉政、张晶等,同代的教授有葛红兵、张浩文等,还有我的好友赵月斌、张鹰和黄桂元等既是著名的评论家也是小说、散文作家,他们既写小说,还做文艺理论批评,在大学里教书,属于知识很全面的学者。民国时期的作家里,有不少就是大学教授,他们创作与理论兼顾,但后来,学科教育变得越来越狭隘的情形下,很多从中文系毕业的人反而只能做一件事了,好像做了两件事就不算专业了。

  就说五四时期的作家吧,大部分都“两面三刀” 。比如说,郭沫若,是理论、创作都会的,还写诗,写散文,写戏剧。朱自清,也是写散文,还写理论。宗白华,写小诗,还写散文,也做美学研究,后被称为“美学大师” 。茅盾,写小说,也是理论批评家。还有,冯至,写诗,译诗,做理论。如此等等。现在,大学中文系口号是不培养作家,教授们好像以创作为耻,他们不屑于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好像不登大雅之堂。不少综合性大学也不开写作课。在评介一位教授的水平时,是不看重创作的。有些教授不会写作,只会写评职称的论文,他们自费出一本枯燥乏味的论著,就可以评职称了,此种风气助长了对创作的轻视。于是,很多中文系的学生不爱读书,不读经典,也不爱写作,不会写作。毕业以后干吗呢?他们自己都迷惘。我个人觉得,大学中文系即使不能人人成为作家,但一定要培养作家,如果大学中文系都出不了作家,那大学中文系就该羞愧了。人家自学都可以变成作家,中文系以文学为专业,经过了系统的专业训练,都成不了作家,那真的是无话可说了。当然,中文系的学生不一定都要去做专业作家,专门靠写作吃饭;但起码都要能读善写,没有这点基本功,那怎么说得过去。我有一个比较固执的看法,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不但要学会写作,还要学会评论,甚至英语都不要学得太差。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育条件好,在母语学习之外,掌握好一门外语也是理所当然的,大学生不能单纯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所以,科班出身的中文专业硕士、博士,更应该具有“两面三刀”的能力。

  不过,从个性与爱好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要苛求每一位作家都要“两面三刀” ,但写作者有比较全面的素质,是很重要的。这些年,我在创作、理论与翻译几个园地里,都收获了不少,出版了多部创作、理论和翻译著作,还有多部作品的版权输出到国外,也多次应邀出访波兰、德国、韩国、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作文学讲座,也可以说收获多多。因此,我觉得做个“两面三刀”的人,挺好的。我也希望中文系的学生能够知识丰富、素质全面一些,希望他们有更多更多的文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