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娜诗歌:她的心里藏着一座花园
栏目: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诗的人,内心里有灯,身侧有清瘦的白鹤。 ”一位诗歌评论家这样评介85后诗人冯娜。在首都师范大学做驻校诗人一年,成绩斐然, 7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冯娜诗歌创作研讨会,吴思敬、赵敏俐、李志强、邰筐、王巨川、卢桢、张立群、孟庆澍、胡军、朵渔、彭明榜、潇潇、王士强、王威廉、西洲、天乐、张晴、林喜杰、连敏、张光昕、景立鹏、唐明映等30余位诗人、评论家与会,就冯娜诗歌特质、创作成就及其成长道路、抒情资源等方面展开探讨。

  安静,是冯娜给很多人的印象。“她喜好安静,企慕自然,以诗洗心,内质纯粹。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卢桢这样评价她。诗如其人,卢桢指出,于冯娜而言,安静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是一种修辞,是诗人为自己选定的特殊语言。踏足冯娜的诗歌文本,植物、昆虫、雨水、山脉自由呈现,气象开阔,境界纵深,偶露风骨,却不尖锐,以绵力施加情感,抒情者与所咏之物位格一致,甚至化入彼此,于万物间发现自我。

  “智性写作”是冯娜诗歌创作的重要特色。在评论家王巨川看来,冯娜是智慧诗人,可以称为是一位智识诗歌写作者,她的诗歌并不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写作目标,而是以智慧统领知识来构筑诗意空间。作为85后诗人,她的诗应该属于这个年代的青年人,但又不单单属于这一时代的青年人,更属于大写的“人” ,具有普适性,对个体的人与整体的社会之间进行阐释。因而,王巨川认为,在她的诗中不仅有着智性的幽深,也有着知识的矿藏,少有世俗的味道和人间的烟火,大多数内透着轻灵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感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也强调,智性写作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冯娜写作的特点,她不是单单凭借生活写作,在冯娜身上传承衔接了上世纪40年代九叶派诗人的智性精神,智性写作的道路值得进一步开拓。

  冯娜的诗中书写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云南、广州、西藏、北京等地,这种地域性不是身份标签,而是她的创作之源。她以个体经验构筑而成的故乡建立在地理、情感及语言的三重意义之上,而她特殊的白族少数民族身份也促使她有意无意间在时代语境中流露出民族文化的流散与痛感。诗人朵渔是冯娜十几年的老友,他说:冯娜诗中有故乡,不仅有地理上的故乡,也有精神上的故乡,“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就像一个人有了两条命,而且有故乡让人不至于写着写着飘起来” 。诗人邰筐则称从冯娜诗中看到一个“漫游者”的姿态,他指出,冯娜用脚步在山川河流打上烙印,用心嗅很多花香,她把故乡揣在心里,把星空揣在心里,“她的心里可能还藏着一座花园” 。评论家景立鹏也指出,很多人写故乡表现出一种傲慢的占有态度,而冯娜则一直以谦卑的姿态,去探询,去发现。

  “愿所有的雨水都下在光明的河流/一个女人用长笛上的音孔滤去阴霾/星群可以被重新命名/庙宇建在城市的中央……”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士强独爱冯娜这一首《私人心愿》 ,在其中读出了历史感与现实关怀,认为其“眼界”很大,“感慨”很深。他表示,这是一个“小时代” ,小时代更应该强调诗人的关切、关怀与情怀,冯娜在诗中写过去尚不长久的战争,写正在发生重大历史转型的家乡,写期待中的未来世界,内容不可谓不“大” ,又是发自内心的,仍是“私人”的,不是假大空的政治抒情,其关切阔大而幽微,凸显出一位年轻诗人精神图景之宽阔与丰赡。

  在首都师范大学驻校一年,冯娜在广州和北京间往返,过上了“双城生活” ,作为“一个找不到北的人” ,“如何找北”成为她写作的新起点与新坐标。她也谈到了她对诗歌的理解,指出现代科技改造和规训着我们的生活,把我们驱向人类内心世界和生命经验的幽深暗处,但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诗人都必须要保持警醒,审度和甄别时代的趣味,理解每个时代的真实和镜像,并理应作为预言者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洞察,这是一个诗人毕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