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厚重之风格可亲可敬之妈祖
——评莆仙戏新编传奇剧《海神妈祖》
栏目: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智联忠  来源:中国艺术报

莆仙戏《海神妈祖》剧照

  在我国东南沿海,相传一位民间女子用她的宝贵生命换来了百姓的平安,她就是被人们称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妈祖。由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排演的新编传奇剧《海神妈祖》 ,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情节,结构紧凑、合情合理地塑造了不畏牺牲、充满大爱的妈祖。剧种特色鲜明浓郁、舞台呈现简洁大气。

  莆仙戏《海神妈祖》结构紧凑,着重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妈祖林默娘,以及她逐渐割舍欲望的过程

  目前,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妈祖分灵庙已达4000多座。对于这样一位众人膜拜、奉为尊神的妈祖,在戏曲作品中我们该如何塑造呢?戏曲剧目毕竟是艺术品,不是历史人物传记,更不是现实的照搬,首先要具备戏剧的特征,有可观性、感染力, 《海神妈祖》的创作遵循了这样的艺术规律。

  全剧共六场,第一场“玄通授书” ,林默娘从阿龙送给她的鹦鹉螺中听到了海的声音,隐约感到海上要出事,果然还是出了事。这样写是真实的,由模模糊糊的感觉到渐渐强烈的先知,再到准确洞明的预测,直到奋不顾身地投海。在玄通道长赠予她《玄微妙法》之后,第二场,三年后的她每日不是早出晚归,就是关在房间修炼心法。当日,她预测即将有风暴袭来,在阿龙和小莲的帮助下出海吹螺号劝渔民及早返航。危急之时,她焚烧了自家古厝用大火为海上的船民引航。谁知海难又一次发生、哥哥葬身大海,这进一步刺激她帮助村民平息海难。在玄通的再次点拨下,她决心放下尘念,割舍七情六欲许身大海。

  林默娘就是在一次次真情的痛苦割舍中,不断地剔除了人性走向了神性。这个过程是妈祖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牺牲的痛苦历程。这部作品用紧凑的结构、用艺术的演绎传达出对善良、奉献、大爱的歌颂与呼唤。

  该剧通过发生在默娘身边的海难事件及其自身不断地思考,塑造了一位真实可信、可亲可敬的女神

  关于妈祖的传说有不同版本,有些对于其神性的特质有更多推崇。青年剧作家姚晓群没有放大她神的一面,而是着力从她作为普通人写起,并进一步展现其不断摆脱人性、割舍欲望的痛苦过程。据说妈祖确有其人,如果是人的话她必须首先具备普通人的一些特质,由人到神的转变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单纯从神的角度来塑造人物,难免给人不可信的感觉。

  莆仙戏《海神妈祖》中的妈祖,戏一开始她就是生活在湄洲海边的小姑娘,和大家一起在海边玩耍。林默娘七岁授学,十岁礼佛,自幼聪明颖悟,过目成诵,从小善心为念,乐为乡亲排忧解难,尤其喜欢提海螺听海的声音。较长的篇幅里,戏里展现给大家的妈祖似乎还是个稍有法力的普通人,她善良、聪明、友善,还有些叛逆,不好好学女工,常令母亲担忧。对了,这就是真实的妈祖,她还需要不断地放下尘念、割断情丝、抛去欲望。直至决心梳发立志、心许大海、献身救人……妈祖由人到神的变化,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她可亲可敬,因此感染了观众产生了共鸣,如果是一个纯神仙的形象也就大大削弱了妈祖的亲和力与感召力。

  在舞台呈现上, 《海神妈祖》充分运用莆仙戏的表演科介、曲牌等元素,风格古朴、特色鲜明

  通过现场演出我们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主创人员对于莆仙戏的传统艺术积淀非常尊重,本着在继承基础上出新、在活学活用中坚守,其创作手法是严谨慎重的,同时也是科学妥帖的。

  开场,湄洲海边沙滩上,林默娘和阿龙以及众少年在欢快的伴唱声中出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小伙伴们欢快地捡贝、掏蟹通过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而且将生活化、地域化的舞蹈场面融入了莆仙戏之中,还充分运用了蝶步等科介,舞台上孩子们光着脚丫走蝶步真是美妙可爱、赏心悦目。这部戏的开场可谓热烈活泼、韵味醇厚、别开生面。舞台上,伴随着少年们抢着听海螺,在灯光切换的辅助下,一转眼林默娘和阿龙变成了成年。这样的开场处理既丰富了剧目的观赏性,同时自然地完成了时空的转换,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人物关系,可见导演刘作玉的良苦用心。

  在唱腔音乐上,这部戏充分运用莆仙戏丰富的曲牌,同时还注重根据剧情推进需要吸收丰富的民间音乐。如最后一场,王氏为林默娘梳发时,巧妙地运用了十番音乐,音调古朴、和谐、明快,既符合她嫁身大海的举动,庄重中有几丝悲意,又与莆仙戏的音乐风格十分吻合。饰演林默娘的黄艳艳、饰演阿龙的吴清华等主演在导演的指导下深入体会人物情感,尤其是心理变化,运用莆仙戏的科介、唱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没有为传统程式束缚。舞台上,干净简洁、空灵大气,既没有依赖大型舞美装置,也没有琐碎零散的辅助道具,古朴、厚重的风格由内而外。

  简言之,莆仙戏《海神妈祖》在编、导、演、音、美的通力合作下,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海神妈祖,剧种风格与海神精神相互辉映,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该剧在情节的起伏可以进一步加强,从而更紧地牵着观众的心;林默娘由留恋人间俗情到忍痛割舍似乎不够充分,进一步加强对于思想意蕴的传达更有力度。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