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好的电影海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智取威虎山》 “打虎上山”版海报中,杨子荣骑在马上面对一只凶猛的东北虎,举起手中的枪,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整部影片最为重头的一场戏,又彰显了一种孤胆英雄式的男子气概,最大化地突出了影片的类型特征。

  在中国电影行业中,近年来流传着“一张好海报价值两千万票房”这样一个略显夸张的说法。尽管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可以表明海报与影片票房之间的直接联系,但优质海报的确能够准确传达影片的气质风格,更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拉升票房的营销功能。然而,国产电影海报却一度与山寨、粗陋、堆砌明星等“恶习”如影随形,很多糟糕的海报毫不留情地摧毁了观众对于影片的第一印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开始加大对海报制作环节的重视程度,如《黄金时代》《一代宗师》 《一步之遥》般优秀的电影海报逐渐成为创意的风向标。

  究竟什么是好电影海报?优质电影海报应如何有效传播?电影海报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有哪些?身在电影海报设计第一线的北京华信博公司总裁周海峰、长期负责院线经营的北京CGV星星影城店长金明俊、作为电影产业观察者的《综艺报》电影中心总经理朱玉卿分别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设计

  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具

  记者: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海报能够被称作优秀?

  周海峰:在没有真正走进影院之前,观众只能通过海报、剧照、预告片等物料来了解一部电影,因此海报就是要通过静态的方式来有效诠释影片动态的内容。对于海报而言,“一笔入魂”十分重要。一张优秀的海报,可以让目标受众直观地感受到整部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展现主创的个性,同时达到过目难忘的效果。在我看来,好海报应同时具备两个重要属性:一是艺术性,二是商业性。所谓艺术性,就是指海报的创意、设计要精准,构图、绘制要赏心悦目。所谓商业性,是指海报的设计和推出要与一部影片的营销环节紧密关联。

  在创作时,设计者必须要明确一点,海报是为电影营销服务的,再有美学追求的创意,都必须以满足电影营销需求为前提。根据影片在不同阶段的营销需求,海报发布也要分为先导、人物、国际、国内、正式等不同版本。在影片营销初期的先导海报中,主要突出的应当是影片的概念和调性;在营销中期的人物海报中,要尽可能展示不同人物的风采,而针对国际和国内不同的市场特性,海报设计也要有不同的定位;在影片上映前夕的密集营销阶段,正式版海报要着力突出影片最为引人入胜的元素,比如导演,比如主演,比如故事,比如投资规模,比如大场面,甚至比如风格。

  记者:按照您的标准,近些年哪些影片的海报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周海峰:在国内, 《一步之遥》的几款先导海报就很不错,这些极简风格海报中的枪支、美腿、礼帽、金钱等影像符号,鲜活地展现了影片荒诞幽默的主旨,同时又与导演姜文的“雅痞”气质高度契合,在成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影片的美学风格。另外《智取威虎山》 “打虎上山”版海报也非常好,杨子荣骑在马上面对一只凶猛的东北虎,举起手中的枪,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整部影片最为重头的一场戏,又彰显了一种孤胆英雄式的男子气概,最大化地突出了影片的类型特征。

  在国外,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4》的海报设计令我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影片中的正面人物会在海报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变形金刚4》的几款海报却反其道而行之,着重突出了反派人物,且主要使用暗色调背景,这与影片复仇的主题不谋而合。这种策略非但没有损害海报的传播效果,反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变形金刚4》的海报反其道而行之,着重突出了反派人物,且主要使用暗色调背景,这与影片复仇的主题不谋而合。这种策略反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传播

  将静态转化为动态

  记者:在影院中,放置电影海报有什么学问?

  金明俊:在影院大堂,海报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甚至影响观众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放置海报时,我们更倾向于超越它的平面性,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部影片的海报。CGV是一家韩资公司,我们经常会去韩国的影院考察,发现那里有些影院的大堂中没有任何平面海报,所有海报都是通过电子屏幕展示的。观众刚走进大堂时,看到的是静态的电子海报,但当他移步到电子屏幕前时,海报就会变成动态的。只需驻足片刻,观众就可以欣赏到一连串的海报,在这个过程中,他能轻而易举地全方位了解一部影片的内容与风格。

  记者:为了让海报吸引更多的观众,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金明俊: 《一步之遥》公映前夕推出了9个主要人物的角色海报,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尝试,让这9张海报在影院大堂的电子屏幕上连续滚动,使单幅画面呈现出视频连播的效果,成功吸引了很多观众。滚动播放角色海报只是比较初级的一种尝试,我认为未来影院大堂中的电影海报,将能够像电影本身一样讲述故事——而这,正是电子海报较之于平面海报的最大魅力。

 

  《一步之遥》极简风格海报中的枪支、美腿、礼帽、金钱等影像符号,鲜活地展现了影片荒诞幽默的主旨,同时又与导演姜文的“雅痞”气质高度契合。

  趋势

  从欣赏到创造

  记者:如今很多电影海报创意不错,却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您认为除了设计本身,海报创作者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玉卿: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至关重要。例如,如果你设计的海报属于一部高成本大片,明星阵容具有足够的市场号召力,那么你在海报上安放一排明星脸是可取的,因为很多观众就是冲着明星买票进影院的;相反,如果你非要在一部小成本惊悚片的海报上排“大头贴” ,其结果肯定适得其反。众所周知,中小成本惊悚片很难花费重金请到明星大腕加盟,将排满默默无闻的主演头像的海报放置在户外广告牌上,跟在那里安放一根电线杆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它传递的都是无效信息。

  海报创意不是灵光一闪的结果,设计者必须要同时对作品本身和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必须要进入到电影产业流程中去。还是以惊悚片为例,海报设计者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观众为什么要走进影院看国产惊悚片?当然是因为想体验一种日常而熟悉的环境中的恐怖感,在设计时,一定要着重突出这些元素。

  记者:在互联网时代,您认为电影海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朱玉卿:最主要的变化在于传播途径。过去我们看电影海报,只能通过固定的广告牌位,现在大多数人都通过PC端尤其是手机端看海报。基于这种变化,未来的海报设计一定要突出互动性,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设计者要相应调整创意思路。例如最近出现了一种全息影像式海报,观众可以与主人公互换身份,将自己融入海报之中,这种充满创意的海报,是吸引“80后”“90后”年轻观众驻足的利器。未来的电影海报应当由用户创造内容,“全民创意,万人传播”的模式,将成为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