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与顺口溜
——谈《打油诗中话变迁》
栏目:视线
作者:侯仰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才算酒,五两六两伸错手,七两八两扶墙走。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 ” ……这些风行多年的打油诗、顺口溜,对中国人酒风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作为人们熟知的文学形式,打油诗属于作家文学,顺口溜是口头文学的组成部分,但它们都属于俗文学,都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扬于民间;都直抒胸臆,通俗易懂,念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不同之处在于,打油诗的作者常常是个人,内容一般是固定的;虽然不拘泥于平仄韵律,但依然属于旧体诗的范畴,如唐人张打油的《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打油诗比顺口溜更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诙谐幽默中有时暗含讥讽,如“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 ,“年龄诚可贵,文凭价更高,若是根子硬,二者皆可抛” 。顺口溜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作者往往是不确定的,集体性的,内容在流传中也会不断改变、不断丰满;顺口溜比打油诗更不讲究平仄韵律,纯用口语,有时句子也长短不齐;顺口溜的内容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民谣”相似。

  当然,打油诗和顺口溜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百姓大多不识字,更难以做到“我笔写我心” ,许多人生体验、创作灵感只有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口耳相传下来。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人生体验、创作灵感随时可以形成文字、传播开来,作家文学与口头文学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许多文学作品,既可以说它是打油诗,也可以说是顺口溜。

  胡云国先生的《打油诗中话变迁》 ,名曰“打油诗” ,也确实具备了不少打油诗的特征,但它更像顺口溜,更像民间的口头文学。作者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时代的巨大变迁,亲眼看到了新中国从婴儿到世界巨人的成长历程,特别是他务过农,做过工,干过个体户,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最普通的广大人民中间,他熟悉各种社会现象、更关心各种现实生活问题,他以“我笔写我心” ,写出了广大民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喜怒哀乐、世态人情。由于该书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其社会功用自是不言而喻。如果说它可以起到慰藉心灵、活跃生活、传播知识、教育后代、弘扬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我认为是不过分的。

  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工拥进城镇和急速推进的农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甚至是西方化) ,民间文化特别是口头文学受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冲击、挑战,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珍宝被人们轻视、忽视甚至鄙视,保护民间文化、珍惜民族文化的血脉、留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已经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重大课题、迫切任务。我们真诚希望,民间有更多的“胡云国”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