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坛期盼短歌
栏目:自由谈
作者:杨瑞庆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人喜欢短歌的状况,已被词曲作家所重视。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人就专挑一些短小的外国优秀歌曲进行填词,因为这既适合少儿的接受能力,也能很快地传播到社会上。

  不论长歌还是短歌,只要是好歌,都能受到群众的欢迎。相比较而言,短歌更能流行,更能传世。我国民歌丰富多彩,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结构短小、易唱易记是一个重要原因。民歌大多是呼应关系的两句体,稍长的也只有起承转合关系的四句体。单乐段比比皆是,两段体基本鲜为人见。这就成为民歌能口传心记、世代相传的有利条件。民歌的短小结构,可以成为群众歌曲的创作借鉴。

  国人喜欢短歌的状况,已被词曲作家所重视。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人就专挑一些短小的外国优秀歌曲进行填词,因为这既适合少儿的接受能力,也能很快地传播到社会上。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救亡歌曲流行时期,也是以短小歌曲取胜。最丰硕的成果就是诞生了后来用作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该曲铿锵有力,虽然短小精悍,但每次聆听都会热血沸腾,肃然起敬,不像有的外国国歌,冗长拖沓,累赘讨厌。所以,我们一直为拥有这样的国歌感到自豪。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部门同样重视短歌的推荐。一首获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已经流行了60年,至今还盛唱不衰。

  改革开放后的歌曲也不太长。曾经评出的“十五首优秀歌曲” ,基本都是带扩充的一段体,或是短小的两段体。一般唱一遍词只有一分多钟的时间,唱两遍分节歌也只有两分多钟时间。所以,这些歌曲一经推出,就立即在群众中唤起了回声。

  后来,歌曲越写越长,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歌词多,段落多,只能写得长;一是原型不长,由于反复再现,就变长了。特别是流行歌曲,非得唱到四五分钟才肯罢休。延长歌曲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嫌其烦地重复,结果是令人生厌。

  对这种长歌长唱的唱态,有关方面深恶痛绝,央视对于长歌占用宝贵的演出时间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将长歌分给多位歌手演唱,避免产生拖沓感;一种是让多段分节歌形式的长歌只唱一遍,如《我爱你中国》唱全需五分多钟,而实际上中段只唱一遍已足够了;还有遵循“好曲不唱三遍”的古训,所以有时《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是你的生日》只唱两遍(原来各有三段歌词) 。

  “青歌赛”有规定,每首创作歌曲不能超过四分钟,否则要扣分。作为独唱歌曲,还能容忍这点时间容量;如果作为群众歌曲,四分钟时间就嫌长了,一般掌握在三分钟内为最佳。我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种尴尬:不可否认《歌唱祖国》是一首优秀歌曲,但歌词太多,不容易背出,所以宁可选唱短小的《团结就是力量》 。

  很多传唱的外国歌曲也比较短小,如只有一句词的《祝你生日快乐》 、只有两句词的《新年好》 、只有四句词的《欢乐颂》等。有的长歌曲,只传唱其中的短小乐段,如《生命之杯》和《我们是冠军》 。

  写一首结构精炼的短歌,要从策划歌词开始。首先要把歌词写短,然后编织小型结构。当代的审美要求毕竟不同于过去。像《信天游》的上下单句结构两句体由于比较单薄,已经基本不用,但如果处理成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样的上下复句两句体,就比较丰满了。像《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严谨的起承转合乐段也基本不用,而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的单乐段外部扩充的结构还较为常见——前者是两句型平行乐段的外部扩充,后者是四句型起承转合乐段的外部扩充。更多的小型AB曲式,成为短小作品的主流结构。

  在为大型活动征集会歌或主题歌时,凡追求短小的作品,常能使歌曲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否则就会昙花一现。如上海国际电影节节歌《歌声与微笑》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爱我中华》 ,都是短小的两段体歌曲,已经成为流行歌曲了。

  最生动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出乎意料地推出了富有古典美的短小会歌《我和你》 。全曲只有四个乐句,可以看成是起承转合的单乐段关系,也可以看成是两个带再现的AB乐段。这是奥运史上的最短会歌,由于易唱易记,风靡世界。

  短歌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但当今歌曲却越写越长。假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类短歌遇上当下的评委,能评上奖吗?为了歌坛多一些能让群众传唱的好歌,应该多推一些优秀的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