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鹰:我喜欢那种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晓鹰执导的新戏《离去》6月27日在京首演

  “他不是一个病人,他是一个崭新的人。 ”三女儿考狄利娅仿佛就在一瞬间,突然理解了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艾略特·布莱恩,这个一度叛逆不羁的女孩眼睛里全是泪水,站在客厅里和两个姐姐对峙,她的二姐,坚持要把房子卖了送父亲到养老院去,卖了房则无处容身的大姐因为这个计划愤怒和绝望。此时,她们的父亲,在舞台上演了一辈子李尔王的艾略特·布莱恩半躺在沙发上,目光空洞,背后是一个放满了莎士比亚剧作的书架。由国家话剧院打造的话剧《离去》改编自美国当代剧作家奈戈·杰克逊的剧作Taking Leave,由著名话剧导演王晓鹰执导,将于6月27日至7月6日登陆国话剧场。

  舞台上设置了一个楼梯,演员章劼饰演艾略特·布莱恩的“影子” ,代表的是他清醒的自我意识,最终“影子”走上楼梯隐入黑暗之中。 “离去”即清醒的自我意识离主人公艾略特·布莱恩而去。这是一个患病的父亲跟三个女儿之间的故事,王晓鹰说,这部戏并不是从医学或者社会学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症本身,也不是讨论亲人们应该怎么对待这样的病人。“主人公的经历和痛苦,他跟影子之间的对话,这样的生命状态最后呈现出一种艺术力量。 ”

  记者:这部戏里, “影子”这个角色的设置很有新意,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王晓鹰:这个“影子”是原剧本就有的,我们修改了下剧本,现在相比之下影子的戏少一些,艾略特·布莱恩的戏多一点。艾略特·布莱恩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已经很

  难是正常状态了,在整部剧中他没有把三个女儿清晰地认出来过,他跟三女儿那么动人的一场读《李尔王》剧本的戏,但从头到尾他一直是以李尔王的名义,把他的三女儿当做剧中的考狄利娅,就像当年特意给女儿取这个名字一样。大女儿、二女儿他有时候还能认出来,但没有一瞬间是把三女儿认出来的。这个戏并不是讲阿尔茨海默症面对的外部世界:他怎么面对家人,孩子们怎么面对他,它其实更多地讲的是艾略特·布莱恩内心的痛苦、纠结、挣扎,从一个正常思维渐渐进入迷乱思维的过程当中,他的那种恐惧感,这正是靠影子的表达以及他跟影子之间的对话来呈现的。那个影子其实就是他清醒的自我意识,是他对外界和自我的理性判断。

  记者:你要求饰演影子的演员章劼怎么来演?

  王晓鹰:章劼一开始觉得这个人物没有内容,比较理性,但演起来时,我要求他把台词说到位,意思说准确、清晰,有时候还要说强烈。他慢慢意识到他说的是艾略特·布莱恩的内心感受,你得有他的内心感受才能说得出来,包括他自己的感受,对孩子们的内心感受。这个戏有好几个层次,包括艾略特·布莱恩这个人物也如此,所以王卫国演这个戏很过瘾,他要演这个人物的四层。最直接的一层,他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以后的那种混乱状态;第二层是他正常情况下会跟身边的人有怎么样的交流;第三层是他跟影子一块儿演戏的时候,要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和痛苦;还有一层是演李尔王,他在舞台上有大段的以李尔王名义演的戏。

  记者:有一场戏,他跟三女儿考狄利娅一起读《李尔王》剧本,很令人动容。

  王晓鹰:这是一段特别动人的戏,三女儿给他读李尔王疯了以后那段台词,他一听剧本,在病情很重的情况下,还是很准确地接上了李尔王的台词,慢慢发展成他跟三女儿基本上以演的状态把那段戏呈现了出来,最后两个人蹲在地上,对话非常投入感情。这一段戏,观众分不清楚这时究竟是剧中的考狄利娅跟李尔王在对话,还是三女儿在跟艾略特·布莱恩在对话,整个台词和人物情感全部融合到一起了。

  记者:这部戏跟原剧作最大的不同,是把艾略特·布莱恩从一个研究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大学教授,改成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改编?

  王晓鹰: 1998年我在美国看了这部戏的演出,想把它拿到中国来演,是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它的内容很特别,我们当时还不知道阿尔茨海默症这个术语,而叫它老年痴呆,以这样一个方式写一个人特别的内心感受,特别的生命挣扎,国内还没有。我喜欢那种非同一般的、不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能够很容易体验的人生经历。再一个是它的表达方式,剧中设置了一个角色艾略特·布莱恩1,后来我们改成了“影子” ,用这两个角色的关系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我觉得这种形式也很特别。

  我回来就找人翻译剧本,第二年就翻译出来了,但后来一直没排,因为我只是觉得它挺好,但我自己的创作冲动没找到。一直到有一天我想到,应该把他改成一个演员,就忽然一下觉得有排的动力了,这是两年多前的事儿。

  记者:为什么选王卫国来演艾略特·布莱恩?

  王晓鹰:当我想到要把他改成一个演员的时候,脑子里几乎同时就想到了王卫国,要是这个角色是一位学者,肯定不这么选。王卫国适合演李尔王这个角色,同时,一个这么高高壮壮的、声音这么好的人,演这种生命的枯萎,这种无助、焦虑和恐惧,可能更有打动人的力量,所以就选了他。

  记者:演员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把握和演绎,会不会比较难。

  王晓鹰:得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没有一个人从那条路上回来过,你没法知道走上这条路的过程中,他心里的痛苦、恐惧或者是别的什么感受,以及到了什么程度,他对外界感知到的到底是多少。比如有时候躺着的植物人,其实我们说话他听得着,那也是我们的推断,不太可能知道他内心感受到底什么样,如果他断绝了对外界的感知后,内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我们演这个戏为什么难?因为演员不知道的话是演不了的,演员就是要演一个特别的生命阶段,演这个人物这个时候的挣扎、痛苦、恐惧。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我们理解的他跟外界错位的那种机制,找到他清醒的时候、病的时候不同状态下的转换,把他跟真实状态之间又模糊又复杂的联系建立起来。这个东西是我们不太可能用自己的生命感受和认知去建立的,就要靠我们做戏剧创作这么多年和演员这么多年练就的一种能力,你去用自己的想象和体会去演,但是要准确,这点上比较难。

  记者:你在向国内观众介绍外国戏的时候,选择戏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元素是你要考量的?

  王晓鹰:我把外国戏介绍进来,不管是经典剧目,还是像《哥本哈根》 《离去》这样的新经典,不一定考虑它的观众接受度,更不直接考虑票房,我考虑的是如果从国外引进戏来,它给我们剧院、舞台、观众、戏剧界,能够输入多少我们之前没有的新东西,包括内容上的开掘,对人的开掘,我们之前没有过这种角色,或者没有这种深度的角色,它的戏剧的表达方式,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有启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