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发展走向哪里?
栏目:前沿
作者:秦锦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来自北京市朝阳区15支社区群众文艺团队的300多名演员在朝阳门街道登场一展舞技。他们之中最年长的演员年龄近八十岁,最年轻的演员也已经五十多岁。此次展演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开展系列展演活动的第一站。 新华社发  张爱东  摄

  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群众文化要指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当前,群众文化该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它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现实课题。

  纵观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说是项目繁多,参加者数以万计,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群文活动品目繁多,活动数量多,作品数量多,都不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其核心应该是:群文活动的开展要把塑造和培养群众人文精神做为终极目标。活动是载体,提升广大群众的人文素养,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让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群众文化应走出“雾里看花”的误区

  目前,诸多基层文化单位,在总结群众文化工作时,往往是以数量来衡量业绩的。通常是“数据罗列”代替总结,不乏这样的表述:在某年,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多少项,参加人数达到多少人次,取得金奖多少件,银奖多少件,铜奖多少件,上了地方广播电视多少次,媒体报道多少篇等等。

  数据肯定是真实的,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若是盲目地只注重数据,会使群众文化步入“雾里看花”的误区,沦为“形式主义” ,或成为“政绩工程”的“秀场” ,从而忽略了群众文化的本质和它本身的存在意义。

  那么,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文化已经被人们视为“竞争力”的今天,如何才能走出群众文化“雾里看花”的误区呢?

  笔者认为,首先,组织者策划——大家唱、大家演、大家跳、大家画、大家读、大家讲等各种品目繁多的文体赛事活动,要把文体艺术作品对人心灵的引导和塑造摆在第一位。而这一切,需要文化的管理者、创作者、包括广大受众都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判断力、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良心。尤其是创作者,在具备鉴赏力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管理者,在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要结合实际思考,该给群众配置什么样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在策划、制定项目时,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伪文化”活动的诞生,防止以文化的名义来浪费。笔者认为,凡是那些主旨、内容不明确,虚张声势,动辄用人海战术来拉动、盲目追求场面的群众文化活动,领导者在立项、推进之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举办这样一场活动,它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它的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是什么?若是仅仅在于制造数据,制造新闻噱头,刺激眼球,而对于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没有滋养、提升的功能,这样的“伪文化”活动,少举办也罢,不举办更好,在政府大力提倡“节俭办事”的今天,文化也要倡导节俭,节俭不是不办,而是办精、办好。

  群众文化应走入“心灵深处” ,把塑造人文精神做为终极目标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现代社会带动文化艺术同步跟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这其中,群众文化理念的形成、群文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全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此,全国各地花大力气发掘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品牌,大打文化品牌的今天,组织创作、培育、扶持健康向上、具丰富内涵的艺术作品,引导全民寓教于乐,塑造人文精神乃当务之急。因此,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让群众文化真正走入人们“心灵深处”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培育人文精神的根本。

  近年来,有一大批文艺作品被评为国家舞台精品剧目,像眉户剧《迟开的玫瑰》 、豫剧《铡刀下的红梅》 、桂剧《大儒还乡》 、舞剧《一把酸枣》等,无论在哪个城市演出都深受追捧。原因就是,这些作品或立意高远,或真切质朴,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美,鞭挞生活中的恶,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所以,只有那些真正贴近群众生活,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才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精神文化,才是群众文化发展追求的方向和人文精神依托成长的根本。

  群文作品创作,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要解放“创造力”

  因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也相应带动了文艺作品的生产力。在诸多优秀原创作品不断涌现的同时,让人非常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原创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大同小异” ,出现了“同类化、同质化”艺术作品原创性、艺术性、群众性不强的倾向。

  究其原因,一是媒体资讯发达,公众传播途径广,文艺作品需求量大,原创力跟不上需求,导致一些思想力缺乏、艺术性薄弱、道德水准临界的垃圾文化、伪文化在文化泡沫中涌动,形成了一种庸俗无趣的“泛文化” 、“俗文化” ,它们以多数量、低质量充斥于整个文化艺术市场,使得一大批缺乏艺术判断力的群众,以看稀奇、看热闹的心态蜂拥而至,盲目跟风,导致“俗文化” 、“口水文化”作品泛滥成灾。

  二是文艺作品的编导、创作人员本身的学养不足,知识储备不够,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硬着头皮来应付差事;盲目地从媒体上借鉴、效仿,使艺术作品“高度”不够、“深度”不够、“纯度”不够,无法进入人心灵,达到教育人、提升人的初衷。

  三是品目繁多的文化活动应接不暇,艺术作品创作的规律被打破,编创者来不及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采风,不学习,闭门造车;生产出营养价值不高的“文化快餐” 。这是群众文化活动盲目追求场次、数量的结果,也是编创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体现。

  四是图解政策。一个新的政策刚出台,立刻就有一批创作者迅速地创作出一批艺术作品来宣传。本来是好事,遗憾的是,由于编创者未能“吃透”政策的语境及其核心意义,仅仅简单粗暴地解构,创作出夹杂着时髦的政治术语的口号式、口水式、大而空的作品。这种创作状态和创作现象,降低了艺术作品的格调,使艺术作品既非“来源于”生活,更不能高于生活,长此以往,群众文化就会越来越远离大众,背离人心,我们繁荣群众文化、塑造人文品格、培育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因此,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要解放“创造力” ,在解放“创造力”的同时,编创、主管人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精神,要注意提升艺术作品的格调。领导文艺人才的人要奉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扰乱了文艺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唯有让真正具有深刻的内涵的艺术作品“站起来” ,才能有利于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