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要有新的生机与活力
栏目: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作者:李敬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学评论要有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李敬泽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我们党科学总结我国文艺发展的经验,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艺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何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摆在文学理论评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廖文”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有的这些文章,从创作论到批评论,从文学的根本方向、文学的价值观到雅与俗、普及与提高、现实主义等等,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在运用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雄心和能力。我们有很好的理论武器,但武器要充分地用于实战。不是有了理论就万事大吉了,理论必须充分地落实到具体的创作现象、具体的文学文本中,也就是说,要把基本理论化为批评方法和批评话语。我认为这是当前文学理论评论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考验。最近重读《讲话》 ,感到主席当年提到的很多问题现在面临大量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探索,比如雅与俗的问题,比如普及与提高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比70年前复杂得多,亟需对变化的情况做出有理论深度的研究。在这方面,“廖文”走在了前头,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个有力的带动。

  近年来,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文学批评非常活跃。在学院派批评、作协系统批评和社科研究机构批评三足鼎立的传统局面的基础上,近年来演变出了新的批评格局,有人说是专家批评、媒体批评与网络批评三分天下。其中媒体批评关注文学现象、文学事件和热点作品的讨论,更多的是面向大众的、契合阅读需要的评论;网络批评主要来自网民,具备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其中一部分是针对网络文学的评论,另一部分是在一些细分化的网络社区上对文学作品的讨论。比如“豆瓣”上就有很多兴趣小组,有共同阅读兴趣的读者在一起讨论交流,我看了以后觉得他们对作品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常常超过专业的评论家。

  一方面,批评生态更为丰富、活跃,但另一方面,文学界和社会各界对于文学批评的现状并不满意。最近两三年关于文学批评状况的讨论相当活跃,概括起来,当前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基本上表现在公信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足上。公信力不足涉及到是否说真话、是否坚持思想和艺术标准;感染力不足涉及到学术的、理论的话语能不能转化为面向大众的语言;而影响力不足,则涉及到文学评论能否树立自身的权威,能否有效、有力地引导创作和阅读,包括在这个时代能否再出“别、车、杜”那样的大批评家。

  针对这些问题,文学评论界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这两年很多评论报刊都展开了关于评论自身建设、关于批评伦理建设的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文学评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严峻的考验,必须重新认识文学评论的功能,加强文学评论的自身建设,准确处理学术与社会、理论与创作、研究与判断等一系列基本关系,使文学评论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学批评要说真话,但说真话还是基本要求,还要说有水平令人信服的话、对读者和作家有启发的话,还要说大家能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这些似乎简单的要求做起来都不容易,既是对文学评论工作者们的考验,也需要有关领导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协同支持,共同营造使文学评论健康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