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传媒要努力推动文艺评论开新风
栏目: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作者:向云驹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传媒要努力推动文艺评论开新风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向云驹

  再过两天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日。重温《讲话》 ,倍感亲切。 《讲话》除了其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外,在今天看来,它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经典。 《讲话》的文艺评论方法论意义至今仍有不朽的意义,具体包括:一、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摸清摸透文艺界的各种情况、问题;二、针对文艺的新时代、新任务、新状况,结合文艺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三、强烈的问题意识及其对问题的准确呈现、分析;四、关注文艺思潮和动态,以文艺思潮为重点、对象、中介,创新理论,引导创作。我们今天学习《讲话》 、重温《讲话》 、纪念《讲话》 ,就应该把《讲话》开创的文艺评论新风加以弘扬和光大,切实贯穿于普及文艺鉴赏、分析文艺现象、总结文艺规律、阐发文艺趋势、创建文艺理论的实践中去。

  自2011年1月1日起, 《中国艺术报》改扩为周三刊八版,启动了全面改版探索,以新颖的版式、丰富的栏目、生动的内容,展示了全新的面貌。作为文艺传媒,本报以“思想上有锐度、情感上有深度、视野上有宽度、艺术上有纯度”为追求,以理论的深刻、评论的鲜活、言论的新锐,努力彰显文艺传媒的评论功能,努力推动文艺评论开新风。本报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文艺评论要开新风,我们的经验和体会是:

  一、有魅力的文艺评论是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为此,应该努力提升文艺评论的话语权和传播力。

  今天的时代是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但是,我们的文艺评论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能适应文艺创作的要求。文艺评论的失语、失态、失责、失误时有所见,文艺评论的商业化、人情化、肤浅化、庸俗化、自闭化现象所在多有。要走出评论的低谷就要让评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创作、贴近时代、贴近作家艺术家。文艺传媒要坚持理论的坚定性与准确性,坚持科学的标准与判断,坚持理论、评论、言论的三位一体。

  二、清新健康的文艺评论是时代所需、责任所在,为此,应该努力搭建一个有影响、讲效果的文艺评论平台。

  文艺需要舞台,评论需要平台。文艺传媒作为文艺评论的平台,关键是要具有有效性。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有影响的平台,它应该是读者爱看、文艺家喜欢、评论家看重的传媒。通过这样的文艺传媒,文艺评论可以实现影响作家创作、影响大众舆论、影响文化生态、影响文艺宣传效果的目的。

  三、促成文艺评论新风的形成,应该努力把文艺评论开展得更加活泼、生动、有效。

  文艺传媒具有广泛而多样的功能。它传递资讯、分析信息、发现思潮、展示学术、评点作品、引导鉴赏、奖掖新人、批评时弊、宣传政策、阐发理论。文艺传媒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包括其版式、标题、栏目设置,都具有文艺评论和鉴赏的意义,是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为开创文艺评论新风,我们要努力把新闻采写、新闻调查与文艺评论相结合,努力把理论与评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把新闻言论与文艺评论相结合,关注热点文艺现象,关注来自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的文艺热语、热评、热事、热象,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发出新颖的时尚的专业的声音与观点,更广泛地向新媒体、多媒体延伸,形成舆论、形成气候、形成新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