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四川茶馆,品出生活变迁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功夫成都1991年 陈锦 摄

  走过清幽的铁像寺到水街,突然一惊,眼睛不由得瞪大——不大的坝坝里,数百张竹桌竹椅,密密麻麻坐满了喝茶的人,闹市一般,人声嘈杂,谈生意的、带娃晒太阳的、摆龙门阵的、搓麻将的、同学聚会的、发呆走神的,比比皆是,原来喝茶不只有恬淡风雅一种方式,也可以如此热烈,烟火气十足。小桥流水,香樟树荫绕,古色古香的茶室内也隐隐坐满了人,游廊里摄影作品散发着温柔的光,高高的仿古戏台前竖一副晃晃悠悠的对子,上书: “何事慌张,余生很长” 。这里就是陈锦茶铺了。陈锦以拍摄成都茶馆闻名,而今以陈锦命名的茶铺成了成都的文化新地标。陈锦一边喝茶一边等我们,就在仿古戏台上,看着台下熙熙攘攘的茶客,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陈锦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头扎进成都最市井的生活里,拍摄家乡老百姓的日常,吃茶遛鸟、搓麻将、摆龙门阵、修面采耳、晒太阳打瞌睡等人生百态都一一抓取下来,记录下一座城的变迁。茶铺系列是其中的经典之一。成都人爱喝茶,传言说,成都人每年喝的茶可以盛满7个西湖。陈锦的镜头里,不仅仅是茶,更是喝茶的人,他们茶中的故事,茶中的喜乐哀愁。当时只道是寻常,却记录下了一个时代,定格了乡愁。多年后,他的作品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以及巴蜀文艺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诸多奖项,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称号,被认为是中国民俗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先驱之一。知名摄影家肖全说,只看几张陈锦拍摄的照片就来电了,“历史从容地在我们面前划过,他的图片锁住了” 。

  走上摄影之路,要从40年前说起。陈锦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进大学的人, 1978年从知青成为云南大学中文系学生。大二时,他喜欢上了摄影,硬着头皮向好朋友班长借100块钱,买到了心仪的相机。 “相较于文字,影像这样一种表达工具,更适合我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表达我内心的种种感受。有些东西不是靠文字、靠语言能够说清楚的。 ”陈锦说。学中文也为摄影做了很好的积淀,使他有了独特的眼光,纪实中有人文、有文化历史信息,传达他对社会发展的认知,这正是陈锦摄影中所追求的。毕业后回到家乡,正逢改革开放之初,处处都焕发出勃勃生机,陈锦感受到这种变化,自觉地想要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开始揣着相机走街串巷,用影像来表达他眼中四川人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

  茶馆是四川人喜欢聚集的地方。小时候家里长辈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茶馆,也常带着陈锦去茶馆,对于茶馆文化,陈锦有着特殊的感情与深刻的理解。“喝茶是我们四川人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种习惯,四川人的生活跟茶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茶铺就像是一个小社会,能反映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要了解四川、了解成都,就应该从茶铺开始。 ”陈锦说,喝茶这件事很简单,有时候端一杯茶可以从早到晚坐下去,目的并不是喝茶,一杯茶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感觉。茶馆是功能性的,有些茶馆有专业的分工,茶客专门为某种生意而聚集在一起,这个茶馆主要谈烟叶买卖,那个茶馆主要谈文物赏鉴,茶客之意不在茶,衣食住行、生计问题乃至精神等方方面面的需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为了拍摄茶铺,陈锦首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茶客,工作之余泡在茶馆里,和喝茶的人聊天摆龙门阵,每天去茶馆,老远就有人打招呼。他还特意换掉了之前过于醒目的日本相机,换上轻巧隐蔽的徕卡,抓拍起来更便捷,人们都不大留意这个“不起眼”的相机。陈锦告诉记者,如果你仅仅作为一个拍摄者、一个猎奇者,那只能拍到茶馆的表象,要真正深入茶馆,必须进入茶客的生活,被他们接纳,融为一体,这时他们才不会把你当外人,会跟你谈家长里短,谈心里话,你拍照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拍的画面才真实自然,才能真正把握茶馆文化的精髓。

  看似平淡而波澜不惊,茶馆里每天有很多事情发生。一次在成都郊区一个小镇上的茶馆里喝茶,那也是陈锦常去的茶馆,正喝着,突然街上热热闹闹来了一支送葬队伍,孝子贤孙披麻戴孝,捧着灵位和遗照,后边是灵柩,吹吹打打一路过来,直奔茶馆,到了门口就停下了。茶馆里的掺茶师傅马上抬一张桌子到街中央,摆一张椅子,泡上一杯茶。陈锦敏锐地觉得这里边有故事,于是向掺茶师傅了解情况。原来,去世的老人生前经常到这个茶馆来喝茶,几乎每天必来,几十年不断,是茶馆里的老常客,和茶馆、茶客之间的感情都很深。这是老人最后一杯茶了,茶泡好后,整个送葬队伍都跪在茶座面前悼念,仿佛老人正在那里缓缓地喝着茶。陈锦感动地抓拍下来这一幕,“看这张照片就可以想象到,茶馆和四川喝茶的人之间那种紧密的关联,生生死死都连在一起割不断” 。

  茶馆也是一个民事纠纷的调节所。过去街坊邻里发生不愉快,总要分清楚谁对谁错,怎么办呢?不是上法庭,而是请一个双方都认识的、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的中间人,到茶馆里来调解矛盾,叫作“吃讲茶” 。四川作家李劼人小说中专门描写过茶馆调解过程,作家沙汀的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也描绘过抓壮丁在茶馆里“吃讲茶”的故事。有一天在离单位不远的兰园茶社,陈锦也目睹了一次“吃讲茶” 。调解的中间人是派出所的户籍民警,穿着军大衣,还有劝解的人都在场,大家先把茶泡上,矛盾双方各自陈述事情与理由,之后民警判断这件事谁做得不好,应该怎么样。判断完之后,各自也没有其他可说的,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不占理的一方要向对方赔不是,但他们不一定用语言表达歉意,只要你把在座的人的茶钱出了就行了。陈锦也记录下了这一幕,“仅从影像角度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它真实地记录了四川一种很特别的生活现象,其中有传承,有故事” 。

  还有一次喝茶,刚坐下,旁边就有人跟陈锦打招呼,还让店小二给陈锦泡上茶,茶钱也帮付了。这在茶馆里是经常发生的,是茶馆里的一种人情关系。陈锦看着他面熟,知道是这个茶馆的常客,但并不知道他姓甚名谁。这到底是谁?什么时候见过?想了半天想不出来,想着想着陈锦自己就笑了:没必要多想,相逢何必曾相识,互相看着面善,就会通过一杯茶来拉近彼此的关系。陈锦说:“我三四十年在茶馆里,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回过头来想自己走过的路,那些记忆中真正留下来的东西,会让你感觉到很温暖,这是茶馆带给我的。 ”

  几十年来,陈锦也敏锐地观察到四川茶馆的变化与整座城市的变迁。过去成都建筑多是砖木穿斗结构的旧式瓦房,以平房为主,临街是铺面,茶馆多开在街面上。后来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方式改变,居民搬迁到楼房里,面街的老茶馆也逐渐消失。但四川人骨子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在延续,老茶馆不在了,新的茶馆、茶楼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茶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悄悄传承。比如陈锦茶铺,分室内室外,来这儿喝茶的人绝大多数喜欢坐在露天里,接地气又随意放松,自由自在,这也是四川茶馆文化中吸引人之处。这里成为一个文化地标,一个平台,来成都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切切实实感受四川,品味四川。

  陈锦也在不断实现着自我突破。2012年参评中国摄影金像奖时,一类是纪录类,一类是艺术类,别人都以为他拍摄茶馆该参加纪录类,他偏偏选择了艺术类,报送的是一组“5·12”汶川大地震后拍摄的被损毁的佛像,废墟之中,倒塌的佛像落满尘埃,青苔藤蔓缠绕,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淡定从容,“时光——后5·12”系列超越了灾难本身,暗喻着佛学的生死轮回与人生感悟。陈锦说,茶馆之外,他拍摄过很多题材,摄影人应该不断挑战并超越自己,开拓新的领域,每个阶段有新的关注点与创作方向。现在他在关注四川茶馆发展变化的同时,正在做一个关于成都城市记忆的新项目,其实也是市井与茶馆文化的深入和延续,离不开的是这方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回首40年,陈锦感慨良多。“我能够成为今天的自己,不论是上大学也好,走上摄影之路也好,都离不开改革开放从起始到发展的过程。 ”陈锦说,他矢志不渝地关注着当下,今后更长远的时间,都会用这个年龄段积累下的经验与观点不断地去发现并记录生活的变化,回馈这个时代。“生命很有限,人的一生其实能够做好、做透的事情没有几件,能有一两件真正留下来,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慰藉,我希望每一个新作品都能再上一个台阶,顺理成章地去做该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