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福建土楼
栏目:行色
作者:王渝  来源:中国艺术报

    怀远楼内为木构架,土坯砖隔墙。第一层为厨房,第二层为谷仓,第三、四层为卧室。楼直径42米,每层34间,内通廊式。 王 渝 摄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而言之,就是以生土板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其中又以客家土楼为代表。客家土楼不但满足了客家人抵御野兽、强盗的需要,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客家人世代相传,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成为闽南古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条件。

  和贵楼坐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为方形土楼,其先祖简德润从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迁来。该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坐西朝东,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圆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出名的一种,以2环以上的多环同心圆楼居多,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永定县现存的圆楼就有360多座。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建于1905年至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怀远楼的名字暨告诫居住在此的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

 

“云水谣”古镇著名的水车一景  戴占军  摄

  怀远楼附近的“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以幽长古道和百年老榕闻名,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2005年底,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

  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等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俗称“四菜一汤” ,气势磅礴。

  客家人至今仍在土楼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代在变迁,随着土楼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土楼参观,他们也顺应潮流,开始在楼里摆摊做生意,增加收入。但是,客家人也有自己的规矩:摆摊仅限于一层,二层以上为正常生活起居场所;游人上楼要收费,但费用由每家人轮流收取;不允许外来商业公司插足土楼的旅游开发。在土楼里,仍然可以看见晒太阳的老人,玩耍的孩童,游人的好奇眼光似乎对他们并没有造成影响。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指出,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把房屋建筑保护下来,还要留住在里面的人,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古村落保护的核心是人,是围绕着人背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因此古村落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今天的人们回到古村落继续他们的日常生活,重新延续文化主体的文化传统,因为传统就出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就蕴藏在村民的生活之中。

  被酒吧占据的丽江古城,沦为商铺和客栈的凤凰古镇……国内有如此多的古村落,在所谓的“开发”和“保护”中赶走了村民,或是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各种“仿古新建筑” ,令人叹息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而坚持在土楼里生活至今的客家人,却活生生地把闽南文化给保留下来;客家人也和土楼一起,成为“活着”的古村落,焕发出绚烂的生机。

田螺坑土楼群依山势错落布局,组合精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戴占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