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文联
放大特色优势 发力艺术乡建
以风貌之变催生发展蝶变
  来源:中国艺术报

  龙游是浙江衢州的东大门,拥有“万年文化、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积淀,“四省通衢汇龙游”的交通区位,“两江化一龙”的山水本底。2007年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赴龙游荷村村调研,指出“山区的增长空间很大,大有可为”“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龙游县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大力实施城乡融合、特色竞争战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通过艺术乡建为乡村赋能、塑形、铸魂,以风貌之变催生发展蝶变,推动文艺事业繁荣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2021年、2022年连年进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缩小地区差距”试点和第二批“改革探索类”试点,去年列入第三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成功承办浙江省第十九届“千万工程”现场会,大会给予龙游县“在龙游看到了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的肯定;去年在浙江召开的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龙游也是考察点之一。

  一、强化党建统领,建强组织,提升“鲜活力”。龙游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艺创新发展。一是织密组织体系,成立18个文艺协会,15个乡镇(街道)实现文联组织全覆盖,并积极发展企业文联和社区文联,设立全省首家县级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让文艺爱好者有组织有平台。二是畅通神经末梢,选拔近200名优秀文艺工作者,组建25支文艺轻骑兵,大力推进走村入社、进校访企,让文艺爱好者下基层上舞台。三是打开成长空间,成立未来乡村学院、美丽经济学院和乡村艺校,聚合专家大咖、院校师生等力量,让文艺爱好者共成长同进步。

  二、挖掘特色资源,融合发展,浓郁“共富味”。龙游县以“艺术+”的思维,点燃美丽乡村的“烟火气”、提升共同富裕的“含金量”。一是注重传承历史文脉,以“文博城市”建设为统领,持续放大“万年文化、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积淀优势,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及民俗文化元素,为艺术乡建注入活的灵魂。二是注重留住乡愁记忆,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风物”,并引入专业团队、艺术大咖打造了浦山七彩部落、溪口泥美术馆,拍摄了《大道地》《儒商童佩》等文艺精品。三是注重产业带动共富,以艺术创造点亮老手艺、带动土特产,全县重磅招募乡村运营师30余人,集聚了溪口青春联合会、沐尘“石榴红”等青年创客团队60余个,吸纳青年创客320余人;创新推广“大师支撑导师、导师引领工匠、工匠带动农户”精准培训模式,像“一盒故乡”就带动了龙南170多户笋农和29名竹编师傅共同参与创作,去年销售额1200余万元。

  三、打响青年品牌,创造转化,彰显“未来范”。龙游县用青春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成绩突出。龙游县不断擦亮这一品牌,积极探索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推动青年思想向行动转化、宣讲向创造跃升,让青年成为艺术乡建的重要力量和鲜明标识。在搭建创造舞台上,精心策划组织了“8090青年创造季”“万千生长”水脉艺术节等一系列契合当代青年的创作活动,为青年艺术乡建提供广阔空间。在汇聚青年力量上,注重发挥领军人物凝聚青年人的作用,让青年在群策、群设、群创中,相互启发、共同创造。比如,龙游县在“8090青年创造季”中,由中规院、上海风语筑、 B站作为联合发起人,召集9位大咖组成鼎力团,推荐并指导27组青年参与其中,汇聚形成对未来城乡、自然和社会生态的价值共识。在艺术创造转化上,坚持“轻干预、轻投入、轻运营”,通过艺术化创造、景点化设计、故事化融入,成功打造延绵5公里的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助力创建省级未来乡村8个、未来社区2个、城乡风貌样板区3个。

  四、丰富精神生活,优化供给,增强“幸福感”。龙游县以全省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为契机,精心打造更多受群众欢迎的“精神家园”。一是赋能基层文化阵地,整合提升南孔书屋、文化礼堂、文化驿站等实现基层全覆盖,形成“门常开、艺常演、人常来”的坚实阵地,先后跻身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首批“文化礼堂·老年学堂”试点县。二是创新“三百联盟”机制,推行百家站堂共建、百村赛事活动、百师千场培训,累计举办各类文艺活动550余场次、惠及群众45万余人次,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三是打响赛事活动品牌,龙游马拉松、迷辣音乐节、艺术文化周等活动接连不断,“百花向阳——全国花鸟画作品展”“钱塘诗路·大美浙江”书法篆刻创作活动等备受关注,深受群众喜爱,频频亮相央媒。

  接下来,龙游县将牢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精神,用艺术乡建点亮风貌之变、催生发展蝶变,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龙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