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业化“小大人”的流行
栏目:钟鼓楼
作者:苑广阔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的人生规划是,让我爸把我养到20岁,让老公把我养到60岁,让我儿子把我养到80岁,我啥也不用干!”短视频平台上,一个看起来也只是几岁的小女孩,大谈自己的人生目标,令不少观众瞠目。而如此同类的段子在多个UP主的空间中出现,可见,这更像是一种表演。不仅如此,当下流媒体盛行,许多拍短视频的UP主,不断用成人视角和口吻编出一些剧本让孩子来当主角,而有些剧本内容三观不正、少儿不宜,很容易将孩子的价值观带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些短视频平台开启了青少年模式,对于避免青少年沉迷网络,建立起内容的防火墙,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很多网友也发现,青少年模式保护了青少年,却没能保护比青少年年龄更小的未成年人。这些只有五六岁、七八岁甚至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频频出现在短视频直播间,成为主播,而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以“小人说大人话”为主,信以为真的网友,纷纷在后面跟帖“孩子好聪明”“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女儿”。

  然而知晓内情的人则清楚,这一切都是为了流量。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要么是大人提前教的,要么就是按照剧本背下来的。而一旦有了流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也就有了变现的可能。这些短视频账号,除了可以获得粉丝直接打赏外,还可以接各种产品的广告,以及带货等等,都能够获得不菲的收入,同时这也成为这些短视频UP主按这些模式不断生产、以制造反差效应的动力。

  问题是,让这些几岁的孩子,长期浸淫在这些成人化,甚至三观不正的短视频当中,会不会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答案是肯定的。就以前文中提到的段子为例,当一个奶声奶气的孩子,天天被大人引导着说爸爸养她20年,老公养她40年,然后儿子再养她20年,自己什么都不用干了。这看似是一个好笑的段子,但是不光影响视频中的一位孩子,同时,也会影响刷到这类视频的无数孩子,这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让人担忧的是,利用孩子拍摄短视频段子,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各有分工,各有所得,而唯有作为“主角”的孩子,成为了各方赚钱的一个道具却又不自知。比如有人专门在网络上售卖各种给孩子写的段子,供拍摄者购买。比如还有水军帮忙点赞、转发,为的只是把某个账号做大,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

  在近期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其中一项工作重点,就是整治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内容问题”。不良内容包括: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等行为;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等内容;诱导吸烟、饮酒、文身、旷课等不良行为;通过虚假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等不良内容。这种把孩子当赚钱工具,拿孩子谋利的短视频乱象,应该受到抵制和监管。一家短视频平台的社区公约中,明确写道,“不能让未成年人从事与其心智不符的,有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表演或行为”。然而视频里那些孩子,能说出大量远超该年龄认知的话语,甚至有三观不正的嫌疑,显然已经违背了这条公约。

  如何甄别正常的“晒娃”短视频和这类打造“小大人”的短视频,应该纳入平台监管的课题之中。当然,在限制此类短视频的时候,也不能误伤“纯天然”的晒娃,要给用短视频记录孩子成长的家长们打造一个纯净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