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坐标作用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王素珍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民政部印发通知,将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对地名的管理和研究,可追溯至《周礼》的记载,“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乡村地名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等。同时,乡村地名也是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标识,应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

  乡村社会,有山林川泽,田地房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享用和传承生活文化,其中包括对周围地理环境的认识。地名是人们生活空间和文化共享的一种称谓,往往是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其受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语言、民族等多方面的影响,与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习俗、宗教信仰息息相关,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积累和积淀的过程,也是文明传承和赓续的过程。

  地名中藏有古老神秘的神话传说、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曲折激荡的社会变迁。与之相关的地名,如盘古山、娲皇宫、神农架、牛郎村等,历经几千年,依然在民间流传,为人们所沿用。洛阳、邯郸、长安、敦煌……一个个闪耀的地名,带我们一眼望千年,梦回春秋秦汉;长江、黄河、泰山、昆仑山,三山五岳并九州,在中国大地上,俯仰山水之间,可以领略天地之间的雄伟壮阔,气势磅礴。中国地名史关联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

  地名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人们的生计模式、生活情感,也反映了特定地域内的历史变迁。如山西长治荫城,作为周围村落和晋东南地区的铁货集散地,形成“千年铁府,万里荫城”的历史记忆,荫城周围的村庄名称变迁也与这里的人们生产生活的变迁相伴相生。“断炉村”,自西汉开始安炉炼铁,原名“安炉村”,后至东汉前夕,因该村居官道之旁,常遭战火袭扰,被迫停火歇业,炉火中断,村庄更名“断炉村”。乡村社会的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村庄、一片田地、一座庙,不仅有其特有的地貌景观,更蕴含着丰富的“过去”,经常能唤起人们的集体回忆、想象和诠释。那些世代流传于村巷阡陌,铭刻于民众心头,穿越历史时空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以及代表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构成了乡村社会地名文化的主体。乡村地名寄寓的既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又是人们灵魂的居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社会的劳作模式、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包括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地名文化不仅是文化传承发展和民间记忆赓续的重要载体,做好地名文化的梳理挖掘、保护弘扬,对于乡村振兴也是很好的要素支持和助力,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统筹,确保其传承发展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充分体现文化内涵、时代面貌。

  首先,做好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关键在人。尊重乡村社会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乡贤,推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地名保护方式,推动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共识。

  其次,立足生产生活,保护弘扬乡村地名文化。“每个群体都通过共享的记忆建构其群体认同”,山名、水名、田地名、村庄名等地名是乡村文化记忆的重要构成,是特定群体在特定地域下的集体表述和历史记忆。村庄记忆与村庄的文化建设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对村庄地名文化的记忆、挖掘、传承与发展,实则是乡村社会自觉守护精神家园、创建新文化的尝试,有利于激发人们生活的创造力,进而促进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采集乡村地名文化信息,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因库。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实施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乡村田野普查,建立文化档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是这个地方最亮丽的文化名片。中国民协和中国文联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系列图书,单书名称采用“地名+文化之乡名称”,如《中国扑灰年画之乡——山东高密》《中国庄子文化之乡——河南民权》《中国百节民俗之乡——广西融水》等,挖掘并记录了我国各地独特的地名文化,形象立体地展示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全貌,为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因库提供了最基础的档案资料。

  振兴乡村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关注研究和创新挖掘地名文化,进一步发挥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坐标功能,在新的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村新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