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工智能赋能美美与共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危明星  来源:中国艺术报

  6月2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山东曲阜开幕。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首次举办的专题性活动,对话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将文明探讨置于儒家文化圣地和现代数字场景,就“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话题展开交流,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数字文明造福全人类的责任担当。

  古老的尼山近些年来不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先是以旅游名区的形象“出圈”,接着又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地等身份进入大众视野。这场对话见证了古典与科技、仁爱(ai)与AI的相遇,给人们带来了重塑传统与现代之关系的无限遐想。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将世界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难题,比如数字技术如何赓续传统文明、人工智能如何服务人类自身的发展等等。在这些重要问题上,我们必须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抓住“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时代机遇和积极运用“两个结合”,为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挖掘和贡献中国智慧之际,数字技术的时代化加持,跟传统文化的赓续焕活,交织碰撞展开了丰富的场景,也带来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比如,随着数字技术延伸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0.1%,成年国民纸质书阅读率则为59.8%,轻量化、资源丰富、易于获取和操作等特点成为数字化阅读的最大优势。可是,传统典籍数量巨大但过于分散。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海外藏书等渠道的分立构成古籍接触的巨大障碍。如何在数字文明框架下赓续传统、整合资源和形成新的话语言说,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蕴支撑,既很具体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从技术角度讲,数字文明框架使文化赓续传承和有效传播进入崭新的人类共享通道。传统典籍只有顺应数字化的趋势才能更广泛地、更完整地进入大众视野,为大众所知。更重要的是,传统从来都不是僵死的文献材料,它必须深刻地融入现代生活、思想及话语体系,才能成为“活的传统”、具有生命力。在当下,传统典籍只有借助数字技术才能成为人工智能训练的“语料库”,进而成为现代社会的活资源。以ChatGPT为例,它真正的智能之处不是能以类人的身份回答问题,而是能精准且高效地加工和重组语料。语料越多,它的答案就越准确。但据报道,ChatGPT中文资料占比仅0.09905%,而英文有92.64708%,这使得中文答案的准确度和丰富程度都显逊色。而在文化传播的尺度里,只有扩大包括古籍在内的中文语料库,才能更好地让人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数字化使之成为了可能。此次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不仅将相关课题”技术性“地纳入进来,更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的高度给予了观照和探讨,无疑有着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

  从文化文明角度讲,数字技术必然带来文明形态的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厚的思想资源,为解决现代社会和全球治理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踏步发展,人们开始面临一些切实的焦虑,比如技术是否会取代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技术是否会扭曲我们的人际关系?技术是否会造成某些形式的不公?在道家文化中,庄子已经提出了他的技术忧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这种忧思归根结底追问的是对技术的依赖是否会削弱乃至损害人的内心?这无疑开了现代技术批判的先河。儒家文化则以其对“仁爱”的关注为反思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准绳。何谓仁?孔子给樊迟的答案是“爱人”,孟子也强调“仁者,爱人”,《荀子》则说:“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仁”预设的不是单个主体,而是主体与某个他人的共同存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联结成更丰富多彩的命运共同体之际,中华文化中的“仁爱”“和而不同”等观念无疑可以为建构健康和谐的数字文明提供丰富滋养。

  此次数字文明尼山对话首先当然是一个对话平台,是展现古老中国向现代文明迈进的窗口,但正如对话主题里“交流、互鉴、包容”等关键词所示,它还是一个贡献中国智慧、体现大国担当的重要机制,是将“数字技术”联结成“数字世界”进而推动形成体现人类共同命运的“文明世界”的有力举措。文化延绵赓续,技术迭代更新,它们带来的问题和课题很难孤立地在各自领域解决,它们拓展的现实场景和未来景观必然越来越具备人类共建共享的特征。数字文明框架和对话机制既蕴含着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契机,也是中华文明参与人类文明共建的重要体现。这启示我们,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机遇,但若停留于技术视野或数字化焕活与传播是不够的,只有在人类文明建构的高度,才能真正彰显中华民族迈向现代文明的底蕴和活力,才能让世界更好地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需要我们充分解放思想,灵活运用“两个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融入现代话语和叙事体系。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则要转化为崭新的创作视野和风格气派,彰显出现代中国的胸襟理想和蓬勃活力,让数字赋能美美与共,让文明益彰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