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沉浸式”戏剧打造党课新体验点赞
栏目:钟鼓楼
作者:王淼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临近“七一”党的生日,各地纷纷组织相关主题党日活动,重温红色历史,凝聚奋进力量。其中,沉浸式体验更是备受瞩目,新兴业态和创新审美的面貌正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红色文化的赓续传承、创新转化当中。从北京多地通过VR数字化和实景还原打造多维体验、积极开发“走、学、访、谈”主题线路,到洛阳开发打造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曙光》,无不将“沉浸式体验”作为更具亲和力、感染力的形式来加以探索。如果说参观研学里的“沉浸式体验”尚属于较为技术化的体验延伸,那么沉浸式戏剧探索就已触及到了戏剧形态本身,可能带来新的业态变革,也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化和升级提供了重要赋能。

  学术界对于沉浸式戏剧属于戏剧还是舞台秀尚未有明确结论,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那么沉浸式戏剧划归戏剧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沉浸式戏剧演出形式中观众即演员、人随景走、无定本定词等特征“威胁”着戏剧的边界,时时有溢出戏剧定义的可能,但其深度体验形成由表及里的观演模式,却让人充满期待。因此,沉浸式戏剧与传统戏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审美特质、创作规律和观众学逻辑何在,它的未来将走向何处,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沉浸式戏剧的审美何在?可任意改变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演员观众随景而动,演员与观众的角色任意切换,无定本定词。如果说演艺产品中十分流行的实景演出将“沉浸”锚定于实景,那么沉浸式戏剧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观众高度融入到了舞台情境、剧情故事和角色身份当中,不仅“旁观”更是“参演”,可以根据设计拿到相应的台词提示而在不同线索中成为“剧中人”。就以《曙光》为例,它以第一位在洛阳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河南及陇海线上第一个党组织组长游天洋为原型,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上世纪20年代陇海铁路大罢工的相关场景。观众甫进入情节之中,便按照提示共同寻找工牌、印刷报纸、制作条幅、学习马克思主义,其角色顺利从观众切换到演员,从观赏者成为戏剧的生产者。这种从“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的感受,观演体验的沉浸程度超越了以往所有的传统戏剧,在效果上是后者所无法比拟的。同样的,对于红色文化传播而言,它所起到的宣传功效也非传统媒介——书籍报刊、电视电影等可以相比。

  近些年来,沉浸式创意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技术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的加持,也跟实景演艺等强调沉浸体验的实践积累有一定关系。从依托文字、色彩等静止感知而延伸想象与联想,到读图读屏和环绕立体的视听接受,再到沉浸式全息化的感知体验,这些迭代更新反映出了人们对于“体验”的无止境需求。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来说,沉浸式戏剧肯定是更加全方位的升级,使感知到致思之间的情感情绪得到填补,使依靠触发的想象与联想变成了身临其境,相信必能带来更加入脑入心的效果。作为还在探索中的崭新形态,它可能还要面临诸多方面的观念更新、技术完善和业态整合,但正如目前正在探索的许多作品较多关注红色文化的创新挖掘——如中共一大纪念馆原创实景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等,用“沉浸式+红色文化”打造党课新形式,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应该为此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