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潜心耕耘”的艺术人生
诠释“崇德尚艺”的时代价值
——第六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侧记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70年来,在戏剧教育、戏剧导演创作过程中,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与我国戏剧艺术家们的合作,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和我们中央戏剧学院老师们的相辅相助,而且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和我所教过的学生们的互教互学、教学相长。”94岁的徐晓钟是资深的戏剧教育家、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说起自己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经历,他着重提及了与学生们的“互教互学”。

  “我是人民的女儿、观众的学生,我的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和演戏的兄弟姐妹们的努力,还有那些台前幕后默默工作的艺术耕耘者不计名利、无私的奉献。”93岁的女高音歌唱家、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唱出了为世人传颂的经典歌曲,但每每谈及自己的从艺之路,她总是不忘强调自己是“人民的女儿、观众的学生”。

  “新中国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发展环境。我深知演员有大小,但角色没大小,一个小角色也要对观众负责。”作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89岁的陶玉玲饰演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说到对于演艺生涯的体悟,她感触最深的,还是“小角色也要对观众负责”。

  三位老艺术家用自己“潜心耕耘”的艺术人生,深刻诠释了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的时代价值——5月19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音协、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展览以“崇德尚艺潜心耕耘”为主题,共展出562幅珍贵影像、119件实物和4部专题宣传片,着力展现了徐晓钟、郭兰英、陶玉玲三位老艺术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卓越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实践。

  作为为新中国文艺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三位老人“崇德尚艺”的人生经历深深印刻在一张张带有时间印记的照片之中。

  展览现场,站在一张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的合照前,陶玉玲向观众热情地介绍:这是八一厂的厂长王晓棠、这是田华老师、这是宋春丽老师,这是我们的副厂长陆柱国先生、这是大导演严寄洲……谈到自己的老领导、老同事,回忆起照片中的往事,陶玉玲开心得像个孩子,她说道:“八一厂就像是我自己的家一样。”而走到一个展览柜前,陶玉玲又停了下来,神情严肃地说:“这里边展出的荣誉证书,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 1986年、198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标兵,1990年、 1991年都是优秀共产党员……”面对着一展览柜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陶玉玲动情地说:“我永远不能忘了是在党的培养下才有我的今天,我们从事艺术工作,不能给党抹黑。”

  陶玉玲1934年出生, 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在《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二泉映月》等经典电影中都塑造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展览现场,回想起参演《柳堡的故事》时的情形,陶玉玲忍不住唱起了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党员的身份、战士的使命,让陶玉玲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

  陶玉玲用自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的演艺人生,诠释了坚持爱党爱国是“崇德尚艺”的重要体现。

  “我是山西汾河边一个满身黄土气的女娃,从小唱过曲,演过梆子,在烽火硝烟的年代,我走进了革命的队伍。1946年,我加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成为了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是中国共产党救了我,老一辈革命同志教导了我。”开幕式现场,郭兰英在书面发言中以这样的语言做开场白,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郭兰英总是提到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和“哺育”,她也以自己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热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总会跟着郭兰英动听的歌声哼唱,郭兰英把《我的祖国》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而她演唱的《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等歌曲同样脍炙人口。除了唱歌,郭兰英还主演了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春雷》《小二黑结婚》等,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舞台形象。

  除了一张张经典的剧照,展览现场,郭兰英走进田间地头为基层民众演出的老照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1958年在西安机场慰问演出,1977年在北京天坛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为民众演出,1978年在大庆和鞍山钢铁厂为工人演出……简陋的“舞台”上郭兰英全情投入,而舞台下或站立或席地而坐的观众也被她的表演所吸引。“我今年90多岁了,周恩来总理嘱托我的那句话‘兰英啊,在你离开舞台的时刻,一定要把民族艺术传给下一代!’言犹在耳,终生不敢忘记。我是一个老党员,共产党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一个艺术家关心国家未来的美德、情系人民群众的本色是不能丢掉的。”这是郭兰英的肺腑之言。

  “关心国家未来”“情系人民群众”,郭兰英始终践行着这样的崇高理念。她也用自己的艺术生涯表明:坚持“崇德尚艺”,要始终坚持情系群众,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好的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表演,更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艺术家,怎样用高尚的品德和对艺术忠诚的心灵来从事自己的事业。我的前辈、我的老师对我的教育使我终生受益。”徐晓钟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戏剧舞台上孜孜不倦地耕耘,导演了《马克白斯》《培尔·金特》《桑树坪纪事》等一系列重要的戏剧作品。同时,徐晓钟还是一位戏剧教育家,他在中央戏剧学院开创了音乐剧教学,培养我国自己的音乐剧人才,他还致力于在戏剧舞台创作中探索前沿课题,倡导在导演专业教学中尝试、践行“表现性思维的训练”。

  回望自己从事戏剧教育的道路,徐晓钟没有忘记前辈、老师以及自己“教过的学友”对他产生的深刻影响,而他也希望薪火相传,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继续帮助青年文艺工作者——“时代在发展,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也在发展,作为戏剧教育工作者,我想以自己的经验来建议从事戏剧工作的年轻朋友:一方面,要深入生活,扎扎实实地沉浸在生活之中,使自己有泥土的气息,向生活学习,而不要想着抄近路,不要投机取巧;另一方面,在创作、表演过程中,不要想着去讨好观众,而应该以健康的审美、生活的哲理来感染观众、影响观众。”

  一直从事戏剧教育工作的徐晓钟始终坚守“高尚的品德”和“对艺术忠诚的心灵”。他从前辈那里得来的从业经验,又一点一点地传给后辈,这或许是“崇德尚艺”最生动的写照。

  “崇德尚艺”“潜心耕耘”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三位老艺术家为国为民、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生动而深刻地刻印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展品中。这些照片和展品,仿佛一幅新中国文艺事业光辉历程的缩影,引来观众徜徉其中,也必将激励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扫一扫浏览更多文图

扫一扫浏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