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一碗面,一世情
栏目:北京·艺评
作者:曹民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出《寻味》戏,满城思念情。3月底,由北京市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台办联合出品的话剧《寻味》在京上演,以台湾老兵李金标的漫漫回家路为主线,讲述了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该剧团结了两岸众多艺术家精心创作,由剧作家、导演龚应恬与中国台湾导演李宗熹联合编剧,围绕一碗牛肉面、一脉五代人的乡愁展开;李宗熹执导时则巧妙地以多重空间组织舞台行动、揭示人物内心,为观众打造了一出动情好戏。

  近年来两岸题材的戏剧作品并不多见。《寻味》是为纪念开启两岸交流35周年而推出的原创戏剧作品,以艺术形式再现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如一家的真挚感情。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现实故事,主人公李金标1949年被迫到台湾之后始终思念母亲,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给母亲写信,他期盼着能早日回到家乡,能吃上一碗母亲做的牛肉面。该剧以长达七十年的历史纵向描绘了一幅生活画卷,用温情的口吻讲述撕心裂肺的流离与分别。寻的是什么呢?是能闻到的面汤的熟悉味道,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味道,是六合同春的团圆味道。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该剧胜在用轻松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将观众的视线聚焦于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碗牛肉面上,把亲情、友情和爱情都融进熬了一辈子的原汤里。味道,是人们怀念故乡时最为眷念的部分,尤其是一个人在童年时获得的美好味觉感受将伴随其一生。李金标正是如此,故乡的滋味始终牵动着他的心,和他同住在高雄眷村、从全国各地流落此地的街坊邻居大抵也都如此。在刮台风遭遇停电时,村长、老张、上海叶太太等油然而生的是对家中阔别已久的“娘老子”的思念,他们拿着蜡烛不知道在跳动的火光中是否看到了亲人的样子?李金标走了四十几年才走回了家乡,遗憾的是母亲已经离世。眷村的他们是否都回到了家乡?又是否见到了亲人?对于更多与他们经历相似的人而言,望不到的是那一生未能靠的岸,放不下的却又是那一世难舍的牵绊。那是一道道难以忽视的伤口,是我们应当正视的过去。回望那一段岁月正是在提醒我们,未来不再重蹈覆辙,开始新的岁月与人生吧。

  全剧以李金标为中心,织起了一张囊括五代人的人物关系网。李金标幼时因战乱失去了父母,流落到北京的胡同里被好心的王桂英收留,还为了他专门改名为李王桂英,从此他又有了母亲。与母亲相隔两岸之后,李金标坚持给母亲写信,虽然没办法寄出去。他写不动了,儿子李光启替他写,长大成人的孙子李明维接着写,重孙子李庆也读完了那一封封鸿雁传书。李家在高雄眷村还开了一家牛肉面馆,那是李金标心心念念母亲给予他的味蕾记忆,这碗面汤也从高雄熬到北京,一直熬到了李庆手里。此外,在北京的李王桂英一直由侄女小茹尽孝,后来由她的女儿婷婷代写回信,直到婷婷与李明维见字如面般酿出了爱情的甜蜜。于是乎,在时光隧道里那一根根情感的线交织起来了。

  在时光荏苒中,以李明维、婷婷为代表的年轻人成为延续血脉与深情的代言人。当两岸终于可以通信时,在《明天会更好》的背景音乐下,李明维开始往北京写信,那一头执笔的是同为高中生的婷婷。在他们的视角中不仅有老一辈对过去的眷恋,更为清晰的是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始交流高雄的海、北京的雪,开始期待成为各自生活中的新开始……当李金标回到北京时,李明维说“爷爷这一生走了四十多年的路回到了家,却再也吃不上那碗面了”;当李金标失去味觉时,婷婷说“没有了娘,味觉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李金标的故事——开始由他们俩来讲述,从代写家书到两情相悦,从为生活四处奔波到接手牛肉面馆潜心经营,在点点滴滴中他们审视生活、审视人生,沿着父辈的足迹他们走向了真正的同担当、共面对。切换到以年轻人的视角讲故事是该剧的亮点,从而唤起年轻人更广泛的情感共鸣与深层思考。

  此外,在主线之外还有一群形象鲜明的支线人物。在高雄眷村与李金标同命相连的街坊邻居们,从家长里短的琐碎到思乡愁绪的绵长,渲染出了欢声笑语背后的悲凉心境。如喜爱炒辣椒的老张,因味道太呛他几乎每次出场都在与人拌嘴,在炒与吵的生活奏鸣曲中走完了充满遗憾的一生。辣椒,不就是他记忆中家的味道么?当李金标偕儿孙回到北京以后,又有了一群新的街坊邻居如老马、老谭、三爷等,从最初看热闹的心态到真诚地接纳他们的归来,突出了对于李金标重新确立身份的认同感。如德高望重的三爷,因岁数大总被后辈人认为老糊涂了,李金标的确不是李王桂英的亲生儿子,他说出来时却没有人相信。当李金标黯然神伤打算离开北京时,正是三爷站出来制止了他,告诉他“不是亲生胜亲生!”可见三爷这一人物形象反而是最清醒的,他是生活的见证者,他帮助李金标重新找到了认同,也自证了其通达与睿智。

  《寻味》讲述的是一个跨越70年的故事,如何串联高度跨越的时空?如何纠葛迭代的人物关系?如何渲染血浓于水的至亲故事?从该剧的舞台时空处理上找到了答案。

  贯穿全剧的写信、读信,既展现了重要的戏剧场面,又抒发了浓郁的乡愁情怀,舞台上则采用了双旋转、双层高台来打造不同的场景,且运用灯光营造多重时空来表现人物的悲欢离合。无论是从文本叙事还是舞台处理上,用家书这一形式展现70年的游子之心、思母之情是该剧合乎情理的不二选择。如第一封信是怎样发现的?重孙李庆无心经营家中的牛肉面馆,在直播时意外发现一箱子的老物件——全是信,好奇心让他“拆”开了一道道伤疤,他一边念信一边开始转台,于是时空转换到了1949年的台湾,年轻的李金标站在了观众面前……此时的他耳朵里听到的是码头老板的责骂,心里响起的却是母亲的叮咛,舞台上则将母子形象跨越时空一同呈现出来,带给观众直观的心灵冲击: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李金标思念故土,而母亲遥望着受苦的儿子心如刀割。那么写信又是如何传承的?李金标无法改变现状,他在高雄定居、开店,从一无所有到结婚生子;很快儿子李光启长大后结婚生子,他开始代写家书;很快孙子李明维上高中了,接过了写信的笔。这一幕幕画面在转台与灯光变化中展示了时光的流逝,书信始终没有间断,老年李金标走到了观众面前……可见正是利用多重时空的展现才完成了人物内心外化、岁月沧桑变幻,这样的处理在全剧中比比皆是。但不得不说的是,看起来李金标仿佛是一步一步变老的,但从观众的角度而言他“变老”的速度有些仓促了。

  全剧情感的最高点在于一出“假”戏中的“真”情。李金标他终究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垂垂老矣的他站在北京的过街天桥上,他漂泊的心灵仍未完全着陆,恍惚中他仿佛置身于1949年开往台湾的那艘轮船上……站在二层高台上,他看到了无数望着他的观众,他眼里含着泪水,他紧紧抓住栏杆,他要跳船——“我要回家!”闻讯而来的家人、邻居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儿子儿媳道出李金标心中执念的真相以后,大家灵机一动,开始分别扮演船长、大副等,在取得了李金标的“信任”之后,于是乎上演了一出“返航”的戏。李金标目不转睛地盯着回家的路,他反复询问:轮船真的掉头了吗?现在开到哪里了?真的到达天津港了吗?当他再度凝视观众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父老乡亲在迎接他的归来啊!这一刻,众人陪李金标演的“戏”虽是假,情却是真,尤其是将观众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台上台下的心灵融为一体。这一刻,在带给我们思考的同时,也让我们回归到本真。

  此外,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要从年轻演到老,还有一人分饰多角等,这对于演员的挑战非常大。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敏感、执着的李金标,善良、泼辣的小茹,孝顺、踏实的李光启,直率、开朗的淑萍等众多用心用情塑造出来的、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

  用最生活的笔触讲述最深情的故事,为该剧量身打造的主题曲《原汤》更是唱出刻骨铭心的念念不忘,“熬啊熬啊旧时光,绕啊绕啊在我心上,你在远方,我在他乡,思念隔着一堵墙。”是啊,人们在寻什么啊? 《寻味》说得好,“家并没有走远,只是好久不见。”

(作者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