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参观 敬畏文物
栏目:钟鼓楼
作者:贾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五一”期间,各地旅游景点迎来了近三年游客数量的新高峰。就在大家通过网络关注旅游盛况之时,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流量激增,迅速引发围观,该视频的留言区也成了网友讨论文物保护话题的阵地。“窟内不能拍照,对文物有损害,工作人员全部说明了的,博主为了红太没底线了吧!”“他的拍摄角度明显就是躲在人群后面,在大家背后偷偷录制。”与此同时,也有不同声音涌现,“现在博物馆不是可以拍照吗”“现在都有高科技保护措施,拍照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等。

  事实上,《莫高窟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严禁在设有禁止拍摄标志区域内进行拍摄活动。”当然,拍照或摄像是否会对历史文物产生不利影响,关键要看文物的材质、类别以及所处的具体陈设环境等。对于莫高窟而言,游客拍照或摄像必然对窟内文物构成很大的威胁。第一,窟内的光线很暗,拍照时必然要借助闪光灯补光,研究发现,无论何种材质的文物,对它的照度超过300勒克斯,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壁画和雕塑上附着的颜色最容易受到闪光灯之类的强光源的光线伤害,即使是在陈设条件极好的博物馆中,一些织物、纸张类的文物同样在闪光灯光波面前显得十分脆弱;第二,窟内空间狭小,空气流动性差,游客为了拍摄而长时间停留在洞窟内,会产生洞窟难以承受的二氧化碳存量,造成窟内湿度和温度失衡,从而加剧石窟“衰退”,颜料颗粒溶解致使壁画画面脱落。第三,为拍摄而长时间占据最佳观赏位置,以及此起彼伏的“咔嚓声”,特别是一些使用自拍杆和三脚架的现象,还会无意间扰乱观览秩序,严重影响其他游客的观赏体验。

  其实,每一位游客走近历史文物的初心都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都希望在历史文物的现场获得良好的沉浸式体验,展开一场跨越古今的时空对话。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当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会打开手机、架起相机,以“我拍故我在”的心态对待历史文物,总会有一种不拍几张照片、不录几段视频,就等于白来一次的心态,甚至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而不惜违反文物管理单位的明文禁令,做出不文明的观赏行为。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文物管理单位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损害了游客自身的形象。

  在大数据时代,很多历史文物的高清图片随处可以下载,许多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数字化方式,让文物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有效传播。敦煌研究院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面向全世界免费开放,近200个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及虚拟漫游体验节目满足了世界各地“敦煌迷”的需求,既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也避免了节假日人流高峰,因石窟限流而导致部分游客无法参观的遗憾。

  历史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公共文化资源。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让游客实现高品质的观赏和体验是历史文物展陈的核心价值,对个别“网红”游客为博眼球、吸粉增流,而触碰文物保护底线和红线的行为,应及时而坚定地说“不”。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作为重要公共文化资源的历史文物,它的保护主体不仅是文物管理责任单位,而应是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与义务,要树立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理念,每一位游客既是历史文物的观赏者和体验者,更应是守护者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