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交响——中国当代乐团建设和交响乐创作座谈会举办
加快推动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
和乐团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张璐  来源:中国艺术报

  “忠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之路,用高质量的文艺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培育和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文联、音协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把做人的工作这个核心职责和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贯通起来。”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音协主席廖昌永说。

  3月21日,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音协、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音协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时代交响——中国当代乐团建设和交响乐创作座谈会在上海举办。廖昌永在会上介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于2022年11月在上海拉开帷幕,展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国11家优秀乐团,携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精品佳作,集体亮相巡展。在展演期间共上演了22场音乐会、近50部优秀原创作品。

  本次座谈会是“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与马小龙、余隆、廖昌永、周汉萍、王宏、聂伟、王瑞、王勇、李南、周平、聂冰、周湘林、陈擎、张高翔、任小珑、钱世锦、郝维亚、罗小慈、李诗原、尹波、杨飞、李亮、盛文强等有关方面负责人、来自全国顶尖的8个交响乐团和4个民乐团的负责人、知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等20余位与会专家参与座谈。本次座谈会围绕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创作、推出精品力作,立足交响乐团高水平乐团建设和中国交响乐优秀原创音乐的发展进行交流。与会专家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全面总结当前我国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乐团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动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和乐团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本次座谈会由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主持。

  精品是具有独特艺术品格和创新性的产物

  什么样的交响乐作品才能称得上“优秀作品”?叶小钢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是艺术家的毕生追求。音乐精品的诞生和生命力,更离不开指挥家、演奏演唱家们的创造性演绎。精品不是机械化生产的流水线产品,而是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是具有独特艺术品格和创新性的产物,它理应触发我们思考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当前,关于民族管弦乐发展遇到的诸多困难,多年以来主要集中于乐队形制、乐队低音不足、乐队个性不适宜合作以及创作等方面。”在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瑞看来,相较于西方的交响乐发展史,中国民族器乐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比如在1000多年前南唐画家顾闳中以及周文矩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合乐图》,特别是在《合乐图》中描绘了一个19人的乐队。显然,如果完全以西方交响乐的形制观念与审美作为参照或者是标准,无疑是让中国民族管弦乐长期处于去本土化的境遇。简单化地以西为范改造中国音乐,也并不是中国交响乐对外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建构以中国艺术传统和现代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才是根本之道。

  交响乐发展要加强校团联合、院团联合

  在专家看来,如何利用好高等院校的音乐创作资源推动交响乐及乐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

  “乐团首要的功能是演奏,直接参与创作有一定的可探讨性。”在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看来,乐团有创作的热情和参与感,但需要考虑到乐团本身的功能和职责。“不能把创作作为一个指标来要求乐团,乐团是作为演奏和执行的单位,这是提升乐团发展需要考虑的一点。”余隆认为,应该研究出一套机制,为创作提供更好的空间。

  在乐团的发展和建设上,深圳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副主席聂冰也深有感触。聂冰介绍,深圳交响乐团这些年也在思考创作的路径。“这些年我们跟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合作,成为他们的实习基地,我们也愿意成为浙江音乐学院的实习基地,这样的话,加强校团联合、院团联合,对乐团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件事。”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表示,目前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标准有赖于各种各样的指标的评审结果,而创作成果恰恰是艺术院校施展才华、突破重围的杀手锏。一方面,目前我们全国性的音乐创作比赛可以更为丰富多元,比赛的等级也可以适当展开和制定,由此音乐院校也能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音乐创作同样依赖于院团的合作和支持,一些高校虽然有自己的实验院团,但是由于人员处于长期的流动状态,再加上本身具有的教学属性,很难承担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成果高质量呈现的责任。周湘林认为,如果院团能够建立起一些非商业性的扶持院校的原创作品项目,就会触发更多精品力作的诞生。

  民族音乐创作守正和创新,两者不可偏废

  近20年来,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势头迅猛。广州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副主席陈擎介绍说,近年来,广交每次出去巡演,节目单中一半甚至一半以上都是中国作曲家自己的原创作品,用交响乐这个世界语汇跟国外的同行交流,用交响乐团作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非常注重发展辅助作曲教学,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作曲系提供平台,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创作中心、表演中心和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说,成立中国音乐创作中心的目的及愿景,就是在世界舞台上演中国作曲家的作品,用中国当代作品主动适应音乐创作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也是创作核心。“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卡耐基音乐厅等地陆续上演了我们学校很多作曲家的作品,即使是在疫情防控的这几年,中央音乐学院也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在海外传播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在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看来,推动民乐创作,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首先要坚持走好改革之路,创作主题和题材方面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演奏家的主观能动性。“民族音乐创作守正和创新,两者不可偏废,不管形式怎么多样,手段怎么翻新,坚守住民族音乐本真的韵味、保持住中华传统美学的核心意境,才能守住民乐主体的价值。通过我们音乐人创新的表达,才会让这门艺术焕发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