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如何在国际上
“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电影如何在国际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文化传播理念的创新发展,“走出去”的优秀中国电影越来越多,但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有哪些被海外观众记得住?在以票房为标志的即时影响力之外,这些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长效影响力如何?3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现代传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现场发布的《报告》给出了系列答案,也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的契机。

  “20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十年,2022年度的调研工作就是要站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拷问已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在近十年还被海外观众所记得吗?力图真正将那些在国际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中国电影打捞上岸。”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在发布《报告》时介绍,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并实施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11届,形成了11篇调研报告和10本论著(《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2022年,在历年调研基础之上启动的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工作聚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

  《报告》公布了调研统计的5557部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排名前50(以下简称“前50”)的中国电影榜单,其中既有《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主旋律电影,《地久天长》等艺术电影,也有《英雄》《功夫》等商业电影,既有《万家灯火》等经典影片,也有《棒!少年》《少年的你》 《我不是药神》等新作涌现。调研对“前50”的中国电影进行了类型元素、所属时期、创作主体、影视改编、获奖情况、海外受众反馈等六方面的数据分析,发现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较高的中国电影往往具备以下质素与特征:一是聚焦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凝聚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更构建了源于中国惠及世界的价值体系;二是关注国际流行思潮与世界性议题,如对性别、生态的关注等,不仅关乎中国的社会图景与治理之道,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情绪表达凝练克制。调研发现,一些以“甜”“虐”“燃”“爽”等情绪标签标榜的影片,尽管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较好表现,但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热映前后口碑与热度的断崖式下跌;四是巧妙“借力打力”。这其中既包括内容生产环节对诸如文学、戏剧等各艺术门类的影视改编,也包括对真实人物事件的反映。

  “可喜的是,一些在国内相对小众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方面展现出十足后劲,而‘前50’的中国电影往往具有更明确的记忆锚点。”黄会林表示,调研还发现了诸多可喜现象:从类型元素来看,在国内类型电影中处于创作短板、常常被忽视的传记片,成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重要把手。从所属时期来看,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较大的影片主要还是来自于市场化时期(1992年至今)。“前50”的中国电影中,中国大陆投拍占绝对主体,因此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元素为内核的自塑模式,而非西方配方的他塑模式。从影视改编情况看,“前50”的中国电影中影视改编现象十分突出。从获奖情况来看,早期中国电影大多通过国际获奖情况来作为影片艺术性的明证,为影片“出口”转“内销”提供有力支撑;而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路径“反其道而行之”,国内电影市场的本土开掘成为验证影片成功与否的首要考量,这些影片在冲击国际奖项之前往往在国内已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国际奖项更多是“锦上添花”式的再度认可,电影文化更具主动性、独立性。从海外受众反馈来看,观众讨论最多的依然是与跨文化相关题材的电影,评论反映出观众对于各国文化的自我表达兴趣大大提升。

  “《报告》还分析了影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的现存问题并给出建议对策。一方面,情节缓慢与对白的隐晦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应注意叙事节奏与翻译,减小语境屏障。另一方面,夸大宣传招致口碑下行,应注意海外宣发过程中的交际预期管理。同时,早期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不足,应在实体院线之外积极开辟各类渠道,让中国电影也能进入外国学生的教材、课堂。”黄会林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德祥在点评《报告》时表示,《报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前50”的中国电影传达了国外观众的趣味和关注点,对今后中国电影的题材选择、类型确立、叙事节奏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中外合拍等过程中拥有更多自主意识与话语权、对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进行关注等问题。

  “如果说‘即时影响力’反映的是‘入耳、入眼’的过程,那么‘长效影响力’反映的则是‘入脑、入心、入行’的过程。长效影响力也应当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最终归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认为,《报告》科学、认真、细致地回答了新时代十年海外观众还记得哪些中国电影这一朴素命题。纵观整个调研过程理论扎实,以接受美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为调研对象的划分与调研问题的设置廓清方向。同时,调研的数据挖掘工作也为学界进行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路径。

  发布会主持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表示,调研与国际文化传播的时代需要相契合,尤其是疫情造成国际交往阻隔的背景让该调研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同时,正如《报告》中《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中国化的主旋律作品在国际传播中被广泛记住值得深入思考和解读,调研结果为中国电影及中国文艺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诸多启示和有益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