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文化根基方能行稳致远
栏目:钟鼓楼
作者:苏妮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热映之后便是热议,在票房一片飘红之际,也引发了一些批评和争议。比如,在《满江红》宣发的官方微博上,海报中的繁体字“怒发冲冠”中“髪”被写成了“發”;出现靖“康耻”这样的奇葩断句和“‘踏破’山河,恭‘贺’新春”这样文意相乖、极不和谐的拆嵌文句;乱入或错解书法和历史知识,将瘦金体作为宣发噱头,等等。这反映出其团队缺乏对相关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也成为此番“文化大战”的众矢之的。

  本以为,像《满江红》这种量级和影响力的电影,围绕它的最有力的讨论应是关于内容与表达、义理与观念的。因为以上原因被人批评,伤害性不大,但就是很不高级。无论对于创作实践还是文化传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越是常识,就越是底线,越不应该出错。诚如书法家叶培贵就此事谈道,文化繁荣要有底座、根基。这些因或错用、或乱用而带来“莫名其妙”效果、令人啼笑皆非的传播,除了让人怀疑作品本身“底座”“根基”是否扎实,其经由媒体发酵的传播势能,更让此事从“贻笑大方”变成了“贻笑大众”,很不应该。

  近些年,国风、国潮蔚为风尚。譬如2023央视春晚上,出现最多、最受欢迎的便是此类民族风、古典风元素。由赵丽颖演唱的《满庭芳》,便是把42种国画中的颜色一一唱来。这股潮流的审美迭代,到了唐宋的绘画、诗词、音乐等,几乎走到了当代人能抵达的、日常审美化的天花板。还拿电影《满江红》来说,其中还有一阕与《满江红》构成对照的宋词,蒋捷的《一剪梅》:“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首词,一豪迈、一缱绻,一个是战场、一个是归家,这种审美的错落参差,极大丰富了这部悬疑加动作类型的电影的表意层次。这想必经过了许多主创人员的殚精竭虑,哪成想逐一爆出的宣发“地雷”,拉低了整体的分数。

  更具体来讲,如果你了解剧情,就会发现,在这部电影中,《满江红》这首词空前绝后的重要性。这首词是前面所有行动的最终答案,所有人物的行动,最后都凝结在迫使奸臣秦桧登楼向满身甲胄的三军将士诵读《满江红》这个核心情节上。很多批评声音认为,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策划一起刺杀行动,死掉一支精锐刺客队伍,仅仅是换来这首词的传诵,这不符合电影的人性逻辑。而我们其实是懂得,这是战斗者热血与诗人式浪漫并发的结果。那么,作为题眼的《满江红》,在片尾被一遍遍复颂,其引发众志成城、热血激荡、心旌动摇的程度,足以使人恨不得跟着一起起立背诵。在这样强大的集体情绪中间,那个错别字,作为《满江红》创作团队的手笔之一,其破坏和消解是显而易见的,更不用说还有传播层面的其他各种历史文化错讹乱用和无知者无畏而令人啼笑皆非的“自信”。不管出问题的是否是作为外宣的广告公司一类的外围,但在观众看来,这同样是电影《满江红》整体形象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不免产生忧虑,倘若底座不稳、根基不牢,将如何谈守正创新?如何谈文艺高质量发展?如何谈文化繁荣兴盛?即便不提这些宏大主题,舆论和观众这一关就过不了。无论文艺创作还是文化传播,夯实底座、打牢根基永远都是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具体来讲,从作品所涉的历史文化去关联宣发传播的情境语境,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创作传播全流程的诚意和用心,真正彰显出作品自身的内涵与品格。

  电影《满江红》宣发瑕疵并非个案,而更让人警惕的是那种对历史文化的无知茫然及造成此现象的原因。笔者注意到,在一个流行的文化场域里,一旦将古典元素过于时尚化,不问其传承、不究其深意,那么元素、符号往往就成了“佐料”“芝麻盐儿”之类的东西,随意撒到、包装到任何一种现代的文化产品的表层。一些被批判为审美“塑料”、装造“任性”的“古偶”已经风行多年,满大街的许仙小哥哥与七仙女也搞不明白究竟是在鹊桥还是在断桥相会……这些特定语境中的混搭及个别错误,似乎多被习焉不察,但可能已不知不觉地侵蚀了文化的底座和根基。因此有必要提醒,深扎文化根基,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