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三省五市,话剧《八百里高寒》巡演引追捧——
揭开“高寒禁区”尘封往事,
热情讴歌铁道兵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部浓墨重彩反映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史、真实再现铁道兵为国家建设而突破高寒禁区,把钢轨铺进莽莽林区深处的现实题材话剧《八百里高寒》,从大兴安岭、哈尔滨、大庆、天津到北京,辗转全国三省五市,日前完成历经40多天的巡演,将新中国成立初期铁道兵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事迹和精神带给了广大观众。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之一,这部由大兴安岭艺术剧院和中国铁路文工团共同创排,董妮编剧、姜涛导演的话剧作品,用感人至深的戏剧情节、激情洋溢的情感表达和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回顾了铁道兵开发建设的峥嵘岁月,揭开了一段感人的尘封历史——1984年,在铁道兵部队全员转业并入铁道部之际,大兴安岭铁道兵某师师长姜家修翻开昔日战友杜峥嵘的工程日志,回忆起1964年铁道兵在零下50摄氏度的高寒里进驻大兴安岭“生命禁区”开发建设的历程。为保证嫩林铁路如期通车,杜峥嵘与姜家修以舍弃个人荣辱与幸福为代价,投身于国家铁路建设,最终把钢轨铺进了万年沉寂的林海雪原。

  据介绍,在剧本创作准备期,董妮就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人物采访工作,力求将铁道兵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凝练成一个在高寒生命禁区里,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绝恋凄美的爱情故事、先人后己的感人故事、艰苦卓绝的悲壮故事。而姜涛在读到剧本那一刻,就被那段历史、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他表示,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是鼓舞人心、荡气回肠的奋斗史,千千万万铁道兵是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故事应该被铭记。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霍青在剧中饰演姜家修。他谈道,自己在排练前曾多次精读剧本,每次都会被姜家修和战友们为了国家的铁路建设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环境中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但为信仰与事业舍弃个人幸福,最终错失彼此。

  自2019年首演以来,话剧《八百里高寒》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打磨提升,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肯定。在这部作品的相关研讨会上,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徐晓钟评价,该剧立意高远,舞台视听艺术语汇使用得非常丰富,是舞台形式的一次创举。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八百里高寒》以小切口见大主题,融家国情怀于一体,是近年来难得的好戏。著名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认为,该剧是当代话剧的重大收获。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法曾表示,《八百里高寒》传递出了铁道兵的精神特质,无论从剧情结构、人物刻画,还是思想性、艺术性、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值得肯定。戏剧评论家汪守德表示,这是他看地方文艺团体排演部队题材戏剧里,兵味最浓厚、最地道的,概括起来就是有兵味、有历史味、有生活味、有人情味。

  在巡演过程中,观众反响热烈。“剧目把铁道兵修筑嫩林铁路的过程真实、清晰地还原在舞台之上,整场演出看下来,带给了我们非常深切的艺术体验。”“《八百里高寒》让我穿越了五十多个春秋,来到了高寒禁区里的二十年,并浓缩为热血沸腾的两个小时。”各地观众或现场感慨,或通过微博这样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更有受邀现场观看演出的老铁道兵战士表示:“《八百里高寒》的两个小时,让我的心都回到了那个年代,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昨天的自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话剧《八百里高寒》采取了“大手拉小手”的联合创作模式,为国家级专业院团支援地方基层院团、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开拓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新路。大兴安岭艺术剧院院长何凤表示,“通过创排作品、学习借鉴,我们可以说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振奋了士气,振作了队伍,进一步锻炼加强了队伍的专业水平,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等市场运营方面打开了思路。同时,这对于大兴安岭来说也是一个文化的跨越,进一步擦亮了大兴安岭的文化符号,对助力大兴安岭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