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五星出东方》二轮巡演即将开始
舞动“五星”之韵 呈现“中国”之美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实习记者 陈雨禾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剧《五星出东方》主创团队日前正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进行巡演之前的最后排练。《五星出东方》将于8月在重庆、深圳、乌鲁木齐、和田四座城市进行演出。这也是《五星出东方》首次走进新疆,在织锦护臂出土地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

  在一轮20场巡演之后,综合观众反馈、专家意见以及主创团队的深入研究,主创团队在剧目情节上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增加的舞段讲述了汉朝的将军在牺牲之前,将护臂交给精绝的首领,当地百姓发自内心地为将军的坚守与牺牲所感动的情节。这一舞段在排练时就被称作“生生不息”,充分体现出护臂对于西域百姓的“护佑”,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传承。

  舞剧《五星出东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件汉代文物,1995年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织锦护臂,绣有篆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护臂体现出西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汉朝对西域管辖的见证。在剧目创作期间,主创团队曾赴织锦护臂出土地,新疆尼雅遗址进行采风,感受独特的西域文化及其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认为,舞剧“拙于叙事,长于抒情”,《五星出东方》包含了对于民族情、爱情、兄弟情的解读。“舞剧的门槛很高,这一部《五星出东方》的门槛更高。”《五星出东方》题材深厚而独特,融合了厚重的历史与对当下的观照,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开放与包容。董宁表示,这样一个题材把北京和新疆拉到了一起。舞剧在新疆进行演出时,会与新疆的专家进行探讨,加强与新疆演出团队的交流合作。

  舞剧编导黄佳园认为,剧目舞台呈现需要符合地域特点,体现着编导对于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的想象。穿越与跨越是创作的难点所在,舞剧涵盖了西域、大汉、中原等多个场景,团队需要从龟兹壁画这样的史料中汲取造型的灵感,将造型、动律、舞姿结合起来再现汉代西域的鲜活图景。主创团队致力于将艺术创新融入到舞台、音乐、服装等具体方面,剧中的灯舞片段先后登上河南卫视元宵晚会、B站综艺《舞千年》、央视《国家宝藏》的舞台,一度成为在社交平台上热议的“爆款”。在打造视觉盛宴的同时,主创团队还需要将有关民族团结、包容传承的厚重主题融入其中,与观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我们要让观众笑着去感受护臂带给大家的、内在传承的精神力量。”

  在舞剧《五星出东方》当中,古丽米娜饰演精绝首领之女春君,罗昱文饰演汉朝戍边将领奉,索朗群旦饰演北人首领之子建特。

  对于年轻演员罗昱文来说,如何演绎角色的年龄感与责任担当是自己面临的最大难点。罗昱文说自己通过编剧与导演的阐述,逐渐建立起对西域的认识。罗昱文认为,西汉将领霍去病的形象与角色奉最为接近。在第一轮巡演当中,他逐渐建立起自信,将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传达给观众,形成自己独特的责任感和感召力。

  古丽米娜将《五星出东方》看作是自己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我希望以最佳的状态、最饱满的热情和舞者朋友们把这份厚重的礼物带到新疆。”通过参与舞剧演出,古丽米娜收获了看待家乡文化的不同视角,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我觉得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难得的一次回忆。”古丽米娜说。

  《五星出东方》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剧目创作开始于2020年2月,历时近一年半的时间,于2021年6月首次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