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众·时代
作者:陈池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也是一篇中国20世纪文艺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讲话》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现实问题与文艺问题结合起来的典范。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全文发表《讲话》,第二天,中央总学委就发出学习《讲话》的通知,认为《讲话》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收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讲话》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文艺创作的成果,同时也总结解放区文艺的新的创作经验,提出和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及“源”与“流”的问题,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文艺工作和党的事业、革命工作的关系问题,这一系列文艺创作与文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揭示中国新文艺发展的规律,指明中国文艺今后发展的方向,代表了党的文艺观念,是党开展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总结解放区文艺和国统区的进步文艺的成绩,特别是《讲话》发表后解放区和根据地文艺的成果,提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目标。郭沫若致大会开幕词中,赞扬《讲话》是“普遍而妥当”的真理,作为我们今后的文艺运动的总指标。大会确立了《讲话》是指导新中国文艺创作的总方针和指导思想,《讲话》成为新中国的国家文艺观念和文艺意志。

  《讲话》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就是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与文艺的大众化,要求文艺工作者长期地无条件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体验生活,表现群众火热的生活和斗争,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193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到群众中去,创作符合时代要求和大众要求的新文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的大众化和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及表现人民群众生活的观点,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改变了两千多年来中国艺术史上文艺为宫廷服务、为文人士大夫服务、为宗教服务的历史,开启中国文艺的新航程,揭开中国文艺的崭新的一页,指引中国文艺表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的时代生活,塑造工农群众普通人的艺术形象。8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文艺各领域的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讲话》中有关文艺的大众化思想和群众观念,是共产党人坚持的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亦是共产党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初心所在。并且是在参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平民文学和国统区进步文艺中大众化思想,结合延安新文艺经验,创造性提出的以工农兵群众为中心的具有崭新内容的划时代艺术大众化思想,并和毛泽东同志1940年1月发表的长篇论文《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观点紧密相连。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为新时代我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将学习《讲话》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及在2021年4月清华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作出的有关艺术、美术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创作反映人民群众奋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上的伟大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与科学》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