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纪念《讲话》
作者:范玉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80周年,今天如何纪念《讲话》呢?《讲话》作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文献”,对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任何一部文艺理论著作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其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是任何一部中国文艺理论著作难以相提并论的。在我看来,只有充分发掘《讲话》仍然激荡着我们的问题性,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激活它,使之焕发出深沉的文化力量,始终高扬文艺的人民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中勇攀艺术高峰,有效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才是对《讲话》最好的纪念。

  首先, 《讲话》问题性的提炼显现为在逻辑起点和价值落脚点上对“中国问题”的回应,即全民抗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文艺作用的发挥。《讲话》开宗明义:“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它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历史地看,正是“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及其文艺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问题性,其成果自然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而是在直面“中国问题”中形成了有中国气派和民族话语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成果。今天,当我们说《讲话》的问题性仍在激荡我们时,意在表明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一定要立足文艺发展的“中国问题”,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性来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深入,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诉求以中国理论有效阐释中国文艺实践和大众审美经验,建构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国”应有的既有民族话语特点与理论主张又彰显普遍性价值和相互通约的中国文艺理论体系。新时代文艺仍然要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与人民相结合的问题,及其对文艺人民性的高扬以及在世界舞台上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问题。

  其次,《讲话》问题性的提炼还表现为在强化问题意识中体现出强烈的效果导向。严格意义上讲,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整风运动的一部分,《讲话》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之一,必然体现整风运动的诉求——培育和增强无产阶级意识,借以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抵御外侮。毛泽东指出整风运动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党内指导思想的分歧问题,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具体情况办事,还是想当然地凭主观主义或照着某些“本本”办事?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就谈不上党内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如何去同心同德地夺取胜利?整顿“三风”“就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全党干部和党员要结合学习检查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讲话》提出文艺的根本问题是文艺与群众的结合以及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其路径是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大众的结合,真正实现文艺的大众化。因此《讲话》要求作家艺术家强化无产阶级意识,这是由时代境况与当时的革命任务决定的,有其合乎逻辑的必然性。通过引导作家艺术家转变情感和立场,不仅在和人民大众结合中使自身获得无产阶级意识,还使普通大众在增强阶级认同中实现了精神上的团结。广大延安文艺工作者一扫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延安革命工作者的带动下,革命根据地及中国的文艺运动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斗争实践中创造出一大批深受工农兵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

  时至今日,《讲话》仍以其对中国文艺发展的问题性提炼给予我们诸多启示,是新时代尊重文艺发展规律和建构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与理论资源,值得我们在深刻性上充分阐释和弘扬。

(范玉刚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