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20年,戏曲领域的那些变化
栏目:两会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范雪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王芳:

履职20年,戏曲领域的那些变化

  今年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王芳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20个年头。在回顾这长达20年的履职工作时,王芳向记者分享了她提交的三个关于戏曲艺术发展的建议,也回顾了戏曲领域的诸多变化。

  与时间赛跑,传承保护稀有剧种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全国有不少稀有剧种面临着许多生存和发展难题,比如,一些稀有剧种的传承人年龄都很大了。再过若干年,他们也许就连说戏都困难,更别说教戏了。某些生存境况困难的稀有剧种也许就要消亡。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基于多年的调研和实践,针对目前稀有剧种的发展情况,王芳怀着急切的心情带来了关于加大对稀有剧种扶持的建议。她表示,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由地方加大投入,促进稀有剧种的人才培养及传承、传播。

  王芳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出台对稀有剧种扶持和传承的相关政策,存在稀有剧种的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和规范资金使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使稀有剧种的传承发展得到有力保障,与时间赛跑,做好传承工作。同时各方力量也应该在传播、弘扬稀有剧种方面加大力度,运用当下的多媒体手段,让更多的潜在观众了解戏曲、对戏曲产生兴趣,并自愿走入剧场欣赏戏曲的美。”

  谈及对苏剧的传播,王芳分享了她的经验。“我们十分重视戏曲进校园工作。目前,受疫情影响,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每年组织进校园演出约75场,此前每年进校园演出都超过了100场。在进校园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精心设计互动、猜谜、精美宣传品等,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并将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姑苏晚报》上。我们还在一些对传统戏曲比较重视的学校成立了特色基地,目前共有18个。在这些基地,由专业老师教授学生,带领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经过多年培养,有的孩子已经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还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该中心成立15年来,已送戏进百余所中小学,开展公益演出及讲座1700余场,惠及中小学生36万余人。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国家艺术基金等平台进行苏剧的全国巡演推广,比如,2021年下半年获得‘文华大奖’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先后在武汉、长沙、厦门等地巡演,演出效果非常好。许多观众此前没有看过苏剧,看了我们的演出后都表示喜欢上了苏剧。《国鼎魂》已经拍成了电影,这也是用多元途径传播稀有剧种的尝试。”王芳说。

  从“怎么办”到更自信

  在这20年间,作为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事业的管理者和引领者,王芳有许多感触:“我是从2003年开始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当时我提的第一个建议是关于传统艺术招生难的问题。当时,对于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家长、老师甚至教育局都不太希望这个孩子来学传统艺术,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学习传统艺术是没有前景的,考大学是这些孩子的首选。除非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才可能会来考传统艺术专业,这就使传统艺术人才选拔面受到了限制。此后,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视,传统艺术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一问题明显改善,我们从业者也感受到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感到更加自豪。”

  20年间,王芳感受到的另一个明显变化是,喜爱传统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多。“曾经有一个阶段,演出中,台上的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这对我们打击很大。眼看越来越多的剧团在解散,我也会担忧自己所在的剧团能撑多久。从行业环境到从业者的心情,都不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特别是传统戏曲中有很多故事是有很强的育人作用的。我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的第二个文化方面的建议便是如何推广戏曲进校园。在这方面,苏州是走在前列的,比如,苏州市于2007年就成立了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后来中心还加强了苏剧的传播教育,将苏剧和昆曲一并送进校园。一开始,一些学校并不接受戏曲进校园,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负担,但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学生、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都开始了解戏曲,也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在演出层面,王芳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做戏曲演员,心里总想着‘怎么办?’许多人总会用‘是蛮好看的,就是节奏太慢了’来打发我们。这令我们对所从事事业的价值产生了怀疑。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很多戏迷、粉丝,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我会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提出建议,也有更多的机会传播戏曲艺术。我也参与了很多讲座和导赏活动,走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

  此外,在国际交流中,“腰杆挺直了”是王芳最大的感受。她说:“早期我们到国外演出,海外观众对我们的认知度比较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程度也不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当我们再到国外演出时,会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