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民间文艺:与人民同行,绽放新光彩
作者:林继富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民间文艺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取得骄人成绩。

  一个核心:百年辉煌熔铸民间文艺新风貌

  2021年,民间文艺界举办多种活动,以丰富形式讴歌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过去一年,中国民协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喜迎建党百年,唱支山歌给党听”“少儿红色故事会”等活动;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动员全国皮影艺术界,开展了“红色主题”皮影戏线上线下展演;江苏宜兴市文联主办的“百年追梦、薪火相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紫砂百人百器”党史主题创作展,作品均由宜兴民间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由湖南省株洲市委宣传部、株洲市文联主办,株洲市民协承办的开展“红星璀璨百年回响”株洲民艺展演活动,是株洲民间文艺团体的一次集体亮相;在陕西省民协、渭南市文联的指导下,由渭南市民协、大荔文联主办的“到人民中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展演进农村活动,让群众大饱眼福。为更好传承红色故事,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精选出版《红色歌谣》《革命故事》,赓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在学术界,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卷》的编纂出版为契机,民间文艺专家还对中国红色传说进行了全面搜集。

  “两大工程” :聚力同心推进民间文艺发展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中国民协以全国“一盘棋”思想,全面深入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大工程”建设,系统挖掘整理民间文艺资源。从2021年3月至9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积极推进项目编纂工作,分别举办了华南片区、西北片区、东北片区培训交流会,极大提高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辑质量,全面呈现不同区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情况。

  为了让民间文艺更好地体现人民的生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组织了系列民间文艺展示、展演活动。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民协、内蒙古自治区民协主办的“陕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内蒙古段)调研系列活动,邀请国内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艺评论领域的专家学者,相继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实地调研民间传统“二人台”艺术在当地的剧目曲目流传形态、民间传承机制、新时代创新成果、新文艺群体和组织、演出市场业态和现代传播状况等;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民协、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2021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国民协及西部六省区民协的工作者及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承人、艺术家聚集一堂,此次活动通过组织来自民间的史诗、祝赞词传承人现场交流互动展演,并采取线上直播等多媒体传播手段,全面展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近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艺术的繁荣发展。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还深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优秀民间文艺在培根铸魂上发挥积极作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中国民协主办的“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以潘鲁生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全面展示民间艺术珍藏、研究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与发展,生动反映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中国民协组织编选的《中国民间文学读本》(1-6年级)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系列工作的丰富与延伸,根据不同学龄学生认知特点,精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说唱、小戏等多种民间文学体裁,使优秀民间文艺融入学校育人活动中。

  “两大工程”在搜集整理、编辑出版过程中,不断激发理论思考。《民间文化为城乡建设赋能》提出民间艺术使千年老街旧貌更新,崇文重教传统使村落人文风情更浓,民间故事传说使社会秩序更稳,传统节日文化使民族凝聚力更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辽宁卷·皮影戏分册〉编纂中的“喜”与“忧”》从商演、皮影戏进校园、皮影戏体验课等方式探索新时代皮影戏传承,也对皮影戏艺人生活境遇和培养进行了思考;《从百姓口头采集俚言,用民俗生活阐释语义:〈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的编纂思路与学术理念》关注语言作为口头表述行为的语境,重视采录和写出俗语的语境信息;《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认为当代社会转型中手工艺能够重塑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021年,中国民协“两大工程”作为民间文艺发展引擎,全面推进民间文艺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尤其是采用多种方式让民间文艺回到生活里去,回到人民生活中来,激活民间文艺优秀基因,让民间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中焕发新光彩。

  四项亮点:民间文艺建设出硕果

  中国民间文艺建设成果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多维度的,主要呈现4项亮点——

  一是民间文艺助力国家重大活动。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第八届剪纸艺术节暨“激情冬奥剪彩冰雪”优秀剪纸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将在冬奥会期间举办推介活动;中国民协皮影艺术专委会组织皮影艺人创作“冬奥”主题皮影戏,宣传冬奥文化,弘扬健康体育。童话皮影戏《寻找雪姑娘》,俄语皮影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冰裳蝶舞”系列皮影壁灯作品均得到北京冬奥组委的重视,成为冬奥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民间文化振兴,2021年10月,中国民协、浙江省民协主办的首届民间文化当代表达——“民间文化与县域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平湖举行,学者围绕民间文化与县域发展、民间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民间文化助力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二是传统节日研究取得突出成就。2021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平顶山市鲁山端午节等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这些传统节日活动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传统节日的理论阐释新见迭出,《推动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生活中落地生根》强调传统节日的价值认同和凝聚作用;《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将区域性家族生活、地方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共同记忆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当代实践及交融范式发展研究》提出广西“壮族三月三”交融范式表现出从民间狂欢走向大众共享、从族内互动走向族际交融趋势。

  三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丛(十卷)》是第一次系统地对民间故事村落的讨论;《构建以“讲述”为中心的故事学范式》认为深入故事“讲述”活动才能破解、理解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通览(五卷)》呈现中国民间故事典型类型的当代形态;《故事法则》揭示民间故事结构法则和叙事逻辑;总结《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编纂工作,认为其呈现出组织化和脱域化特点。这些理论成果对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具有创新性意义。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培育民族性格、丰富情感方面显示出强大力量;《立足新时代:开启非遗保护工作新篇章》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说起》认为非遗学科建设要从实践出发,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和从业者开展多种类型的针对性教育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10月,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建设路径,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关乎人文教育、社会科学体系的完备和新时代文化发展。

  2021年,中国民间文艺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融入人民生活中去,以多种方式激活民间文艺的生命力,在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表现抢眼;在理论研究上,朝向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搜集整理、出版宣传上呈现出丰硕成果,极大推动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传播。

  (作者系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