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舞
——专访青年舞蹈家刘岩
栏目:新时代文艺成就大家谈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穿梭于北京胡同,深入百姓生活取材,执导舞剧《京宴》;关注贫困、残障儿童,设立基金会为这些儿童圆艺术梦想;继《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以下简称《手之舞之》之后,出版其姊妹篇《手之印相——手印与中国古典手舞之关系研究》(以下简称《手之印象》)……近五年来,虽在舞台之下,中国舞协理事、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却越发忙碌。

  中国艺术报:近些年,您穿梭于北京胡同,深入人民之中,根据北京百姓生活执导了舞剧《京宴》,今年6月在北京进行首轮演出即获得广泛好评,这是怎样的一部舞剧?您又是如何用舞蹈语言演绎美食文化的呢?

  刘岩:对于创作,我一直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今年执导的舞剧《京宴》即是以北京人的生活故事进行的主题创作。《京宴》,顾名思义讲的是北京的饮食文化,为了让舞剧更贴近生活原貌,在前期创作过程当中,我与编剧许锐一起走到胡同里,探寻老北京小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北京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把老北京饮食文化浓缩成故事,创作成舞剧搬上舞台,从食之味到人情味,诠释人与人之间的情与义。

  用舞蹈来诠释美食、诠释老北京具有符号性的老字号,是很难的事,我们通过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节气人们所食相应食物完成整部戏的情节递进,将吃元宵、年夜饭等场景穿插于舞剧之中,观众可以通过对食物味道的想象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在舞蹈的设计上,我们也力求体现“京味儿”特色,比如在肢体语言、服装、音乐等方面都是按照“北京大妞”的气质进行定位。

  《京宴》在首演时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尤其好多北京人在观看后说,没想到被搬到舞台上的老北京饮食文化这么有趣。得到观众的积极反馈,是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的一件事,所以当我们从“人民”出发进行创作时就发现创作变得特别有滋味、有激情。

  中国艺术报:除了关注人民生活的《京宴》,您还曾执导关于特殊儿童故事的舞剧《26分贝》,呼吁大家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特殊人群,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刘岩文艺专项基金也资助了很多贫困儿童、特殊儿童学习舞蹈,您是如何关注到这一群体的呢?

  刘岩:我从小学习艺术,后来因为意外导致身体有了障碍,我知道艺术世界能给人带来多么美好的精神享受,所以我想身体有障碍的孩子也应该有机会去接触艺术。艺术能够润物细无声地给予他们心灵滋养,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刘岩文艺专项基金多年来还坚持举办“天使的微笑”公益摄影展,展出这些受资助孩子的笑脸以及在学习艺术过程中的各种收获。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他们不仅学习了各门艺术,而且因为学习艺术,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得更加快乐。展览所展出的也不仅仅是他们的笑脸,更是他们怀抱梦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中国艺术报:舞台之上,您执导舞剧,舞台之下,您著书立说。9月27日,您的新作《手之印象》出版发行,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上填补了我国古典舞手舞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请您聊一聊创作相关情况。

  刘岩:手印是双手与手指所结的各种姿势,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敦煌壁画就呈现出了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手印形态。早在2010年博士在读期间,我就在导师冯双白的指引下开始研究手舞,我发现对于具有如此意义的手印,即使在国际舞蹈学界也找不到专门的研究专著。经过博士期间的研究,在冯双白老师的指导下,我在2014年推出了《手之舞之》,对聋人手语、戏曲手形、传统手印等进行了研究论述,此次出版的《手之印象》是其姊妹篇,研究对象更加专注于敦煌壁画中的手印。

  在《手之印象》中,我以手印、手形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典籍里文字记载的手印与敦煌壁画中的手印进行比较研究,将手印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纳入研究范畴,分析、探究手印文化对于古代文化艺术与现当代文化艺术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尝试发掘手印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与独特舞蹈艺术之间的关系。我还根据古籍描述示范拍摄了一套经典手形,以直观可见的形式再现古老的内容,希望能为艺术学、图像学等诸多交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艺术报:对将要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有何期望?您接下来的5年有何规划?

  刘岩: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都十分期盼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每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时,无论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还是会议期间与文艺家交流学习,都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前进动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的舞蹈创作仍会围绕着“讴歌人民”这一主题开展,进一步发掘老百姓具有的时代精神,将这种精神展现在舞台上。

扫一扫浏览视频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主办